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世太子李承乾新书海阁网.xinshuhaige.”查找最新章节!

人心就是如此,李世民可以给李承乾定任何罪名,但是他抹杀不了李承乾建立的功勋。

李世民在弑兄逼父之后还能坐稳皇位,被后世称为明君,就是因为他有灭突厥的大功。

现在李承乾虽然还没有登基,但是他灭了困扰中华数百年的高句丽,是大唐人心中的大英雄。

李世民似乎也感到现场气氛变化,不愿再跟李承乾多作口舌之争,当即冷哼一声道:“你是有些许功劳,但这些都是你身为皇太子应该做的,朕要是对大唐没有功劳,就不配做皇帝?

可是你天性凉薄,对父不孝,对弟不悌,对待士族和百官刻薄寡恩,大唐江山要是交给你,迟早要天下大乱,到时候百姓一样要受乱离之苦。”

李世民说罢,还不忘朝周围的官员看一眼,那意思好像在说:你们别忘了,他可是要把你们分封到海外的。

这是李世民敢于对有灭国之功的李承乾下手的原因,毕竟以他的眼光,一个皇帝不能得到士族之心是很难长久的。

至于历史上他跟山东士族的那些龌龊,那属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

李世民、李治、包括后来的武则天他们都是有贵族情结的,否则就不会一个重修氏族志,一个疯狂地跟五姓七家联姻。

这是时代限制了他们的思想,也是李承乾跟李世民的矛盾根本所在。

李承乾听到这里,不觉哈哈大笑道:“父皇!”

李承乾看着李世民摇摇头,提一口气,冲着广场上嘶声大吼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士族门阀的天下。我一心为天下人谋福利,天下人必不弃我。”

李世民和百官根本理解不了他这句话的含义,都像是看疯子一样看着李承乾。

自前汉末年,为天下人谋福利的人有很多,但基本上都没得到好的结果,最后还是那些有利于士族门阀的政策得以延续,不得士族之心,你有什么雄心壮志都没有用,因为没有执行者。

虽然李世民他们总结不了那么清楚,但是在他们具体制定政策时,一定会遵从这一条从西汉末年传下来的铁律。

李世民用关心智障的眼神,看着李承乾道:“就凭你这异想天开的一派胡言,朕也断不能把大唐江山交给你。”

李承乾闻言毫不客气地道:

“一派胡言!”

“父皇敢随我走出承天门,问问长安城的百姓怎么看吗?现在承天门前就有几万百姓,有长安城的也有关中的。”

李世民闻言脸上神色惊疑不一定道:“无知愚民懂得什么?”

李承乾听了冷冷一笑,父皇眼里的“愚民”在儿臣眼里却是明事理的百姓,不信儿臣下一道命令,看他们懂不懂?听不听?”

李承乾这话一出口,广场上的官员立即想到与他们一同进皇城的百姓,都心里发虚。

暗道:今日若是李承乾败了,这些愚民必然要作乱的,恐怕整个关中都要生灵涂炭了。

很多官员想到这里,都不由往后退几步,离李世民远一点。

李世民见百官这个表现,知道李承乾所说的可能是事实,而且他也知道,李承乾这几年的政策对普通百姓很有好处。

“哼哼”

李世民冷冷一笑,眯着眼盯着李承乾道:“一些愚民算得了什么?朕的左屯卫有仍有数万大军驻扎在玄武城中,天下什么事做不得?”

李世民这是理屈辞穷直接军事威胁。

“陛下万万不可啊!”

“陛下与太子殿下纵有不协,也应说教为主,不可轻动干戈!”

李承乾还没说话,台阶下的官员纷纷朝李世民行礼进谏,都怕受了池鱼之殃。

李世民见此越发神气,对着百官大喝一声:“退下!”

然后挑衅地看着李承乾。

李世民见李承乾这么平静地说着跟他开战的话,一时心中怒火难抑,大声吼道:“朕倒要看看,你这个逆子有多大能耐?”

他刚说罢,就听见远处太极门发出“啪啪啪”拍门的声音。

李承乾和百官不由都朝太极门看去,心里嘀咕道:来的是敌是友?

不等他问,就见一个监门卫将士飞奔过来,跑到近前朝李世民躬身行礼道:“启奏陛下,皇长孙李象在门外请求进宫。”

这些监门卫的将士,是昨晚李承乾收编的,他们现在还是以李世民为主,有事先请示李世民。

“去带象儿进来。”李承乾不管李世民的反应,直接对程务挺下令道。

程务挺立即派手下去太极门前接李象,好在昨天收编监门卫时就当场打散了,此时太极门前也没有几个监门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