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一支左轮步枪以及上百发子弹为荣。

而实际情况是,即使一次损失上百人,也未见得能缴获明军的单兵武器,因为失败的一方是无法打扫战场的。

也只有在交战时,专门去捡已经战死的明军骑兵的枪械,而且不被发现,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由于明军骑兵都是重装防御,除非把坐骑先打死打伤,使骑手被迫落地,否则想要用燧发枪或者弓箭一击致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东北夏季户外气温接近三十度,但保命要紧,而且这是战斗规则,绝大部分明军骑兵为了避免自找倒霉,都会顶盔贯甲进行作战。

虽然跟泡温泉差不多,但留给辫子骑兵的机会就变得微乎其微了。

双方上百人厮杀半天,对方能打死这边三五个人都算是奇迹了。

比较起来,明军骑兵才算是正二八经的攻防一体。

辫子骑兵徒有“铁超渡”之虚名,实际交锋时却抵挡不住左轮步枪的一顿暴击输出。

以发生在纳邻河以南约五十里的野猪屯的战斗为例,明军投入一个连,一百四十四名骑兵,遭遇约两百九十辫子骑兵的进攻。

双方均骑马在屯子里开打,前后激战约两个小时。

战后经过清点,明军没有阵亡,只是受伤十七人。

清军被击毙六十九人,因伤被俘二十二人,其余均上马开溜。

换作以前,就这点损失不至于让处于人数优势的清军直接选择撤退。

但今时不同往昔,随着八旗兵在之前的数番大战中被大量消耗掉了。

顺鸡与多尔衮均不得不依靠索伦兵以及蒙汉兵,来充实严重缺编的骑兵队伍。

索伦兵的悍勇不在八旗兵之下,但由于数量较少,只能用蒙汉兵来补充差额的大头。

蒙汉兵完比不了索伦兵,更在战斗意志上远逊于八旗兵。

让他们打顺风仗是完可以的,但打恶战的话,多半是要“半道崩猝”的。

只要估计己方伤毙者超过三成,他们肯定是要跑路的,留下来继续战斗不啻于等死。

尽管顺鸡在多尔衮的建议下,给每个牛录的骑兵都配备了数量不等的八旗兵用来压阵。

可无奈明军火力过于凶猛,十个明军骑兵的火力超过四五十个大清天兵。

双方对射三五分钟的话,清军这边即使没多大伤亡,也会被活活吓退的。

而且根据之前的交战经验,一旦明军发射信号弹,附近的部队看见就会很快驰援。

每个牛录章京对此都心知肚明,故而将战斗时间控制在半个时辰以内。

超时的话,己部即使能够消灭掉眼前的明军,也会被赶来的明军给吃掉。

被明军抓住的下场是很可怕的,有人说会被剥皮,有人说会被凌迟,有人说会被点天灯。

在诸多推测里,结果最好的是被送到硕托主子那里去挖矿

明军已经在东北各地撒发大量关于硕托及其手下在吕宋群岛,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内容的传单。

但没见过硕托本人,八旗兵对此完不信,均认为是那魔童蛊惑人心的假象。

真要是有这回事的话,硕托主子应该主动过来劝降才是。

被俘的汉兵或者檬古骑兵在得知自己不会被处以极刑之后,均如释重负。

所有俘虏都同意去缅甸作战,只要不继续打梦魇一般的明军就好。

对于北伐所获得俘虏,某新皇不可能将其放虎归山。

将他们打发到缅甸去给甩锅爹效力,那就是他们天大的福祉了。

根据某新皇对甩锅爹的了解,能把莽白那只白眼狼打到山里去,就算是甩锅爹这些年的亏没白吃!

进剿盘踞在山区的缅军,跟进剿兴安岭地区的辫子的难度没多大区别。

只不过一个是气温高,蚊虫多。另一个是面积达,难寻觅。

所有俘虏在出征之前都要签署投名状,一旦过去之后再投靠了缅军。

被明军二次抓获的话,都不用审理,直接凌迟!

为了便于识别身份,直接跟宋代一样,来个面部纹身!

不用纹太多字,在脑门上纹一个“明”字就足够了。

只要在战场上俘获这种玩意,刽子手就算是来生意了

某新皇也想过让他们挖矿,不过让这些俘虏当矿工,估计没有一天不想要跑路的。

与其那样,还不如来个物尽其用,将他们打发到缅甸去做老本行,这下可以随便啪啪了。

连缅军都打不过的话,还活着干嘛呢???

此前硕托也表示想为某新皇建功立业,不论南征还是北伐,均责无旁贷。

某新皇估计是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