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没有老师引路,就算有学习力的加成,学习高中的知识也会比较吃力。

&ep;&ep;老爹拥有袁建国之前的记忆,自然比自己轻松了许多。

&ep;&ep;要是能有他的帮助,肯定能节约不少时间。

&ep;&ep;袁奕撇了撇嘴,看着那本高中化学书时,忽然有了些疑惑,于是问道:“你不是打算考文科吗?怎么还看化学书?”

&ep;&ep;恢复高考的第一年,考试采取了文理分科的方式。

&ep;&ep;除了语文、数学和政治文理都考之外,文科生要考历史、地理,理科生要考物理、化学,每一科的满分都是一百,总分五百分。

&ep;&ep;按理说,老爹要是考文科的话,是不需要学化学的。

&ep;&ep;袁建国叹了口气,解释说:“种地得用,你看,肥料有那么多化学元素,要是搞不清楚,哪能让秧苗长得又快又好?”

&ep;&ep;“再说了,我们应该做全面型人才,掌握各方面知识才能更好地建设祖国!考试分文理,投入建设只分努不努力!”

&ep;&ep;说到这,袁建国觉得胸口并不存在的红领巾又鲜艳了几分。

&ep;&ep;“老袁?老袁!”

&ep;&ep;正说着,就听到了院子里传来了杨远山的声音。

&ep;&ep;快步地走进屋里,杨远山还穿着前几日去开会时的那件蓝衬衫,头上的蓝帽子也没来得及取下来。胸前的口袋别着一根钢笔,上面印着“劳动光荣”四个大字,还有一串金色的星星。

&ep;&ep;刚回村他连家都没来得及回,就赶来了袁家。

&ep;&ep;“咋了这是?”看着杨远山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袁建国一脸疑惑道。

&ep;&ep;杨远山大口地喘着气,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钱和一些粮票和布票拍在桌子上,语气惊讶地说:“袁,袁改明,就是那位水利局袁部长是你爹?”

&ep;&ep;袁建国寻找着脑海里属于原主的记忆,确实找到了袁改明的身份。

&ep;&ep;原主的母亲去世很早,只有父子俩相依为命。父亲袁改明一颗丹心向祖国,对他的关心甚少,于是原主在“上山下乡”运动中来到了远安村,也是在那个时候和袁改明断绝了关系。

&ep;&ep;袁建国:“是啊,怎么了?”

&ep;&ep;“袁部长也来参加会议了!听说你病了,跟他一起来的陈书记还特意让我把这些钱和票带回来给你。”

&ep;&ep;那一沓钱加起来有将近一百块,二十斤的粮票和一百尺的布票,出手能够这般阔绰,家世定然不凡。

&ep;&ep;想起原主和袁改明的冷战关系,袁建国语气浅淡地回道:“陈书记?谁啊?”

&ep;&ep;杨远山疑惑地皱了下眉,“啊?陈书记是袁部长的爱人啊,她,她难道不是你妈?”

&ep;&ep;袁建国:???

&ep;&ep;原主已故的母亲姓徐啊!

&ep;&ep;“你说啥?”袁建国的声音都变了,“我爹又给我找了个后妈?!”

&ep;&ep;——

&ep;&ep;蓄水池建成的第十七天,远安村再次迎来了一场大雨。

&ep;&ep;一指深的水沟沿着墙根在村里纵横交错,雨水顺着水沟流进了村外的蓄水池。同时,挖蓄水池的土也用来加固了田垄,所以持续一整天的雨并没有冲坏秧苗。

&ep;&ep;在教室里读书的杨丽站起身,瞧了眼远处距离学校最近的一处蓄水池。浑浊的雨水才刚储存了不到三分之一,看样子,就算是再下两天的雨,蓄水池也装得下。

&ep;&ep;重新坐回到位置上,杨丽又看了看身边的袁奕。

&ep;&ep;刚给孩子们上完语文课,袁奕这会正在手把手地教他们写字。

&ep;&ep;“先写一竖,横折横横竖横,再写一点,最后再来一横……”

&ep;&ep;袁奕的字越写越好看了,就算是握着别人的手写出来,她的字也很工整,一撇一捺都有一股正直之气。

&ep;&ep;余光看向袁奕手边倒扣着的初中物理,杨丽心里的自卑感又开始作怪。

&ep;&ep;没想到她学习的速度这么快,前几天还在看初中数学,今天已经开始看物理了。

&ep;&ep;再瞅瞅自己手里初中语文的手抄本,那一篇她背了好几天都没背下来……

&ep;&ep;要是她能手把手地教教自己,会不会学得更快点?

&ep;&ep;看着自己写出的字,淑芬高兴地抬起头,“姐,你的字跟书里印的一样好看。”

&ep;&ep;袁奕笑笑,用手指刮了下她的鼻子,“多练练,你以后的字肯定比姐写的还要好看。”

&ep;&ep;旁边其他练字的孩子纷纷拿起手里的字给她看,也希望得到她的表扬。

&ep;&e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