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此次与白衣女子分别以后,彭正平虽然有些好奇,但是并没有怎么挂念在心里。而彭父彭成英的病情虽然还是不断的反反复复,但有好些天都没有在夜里再请过郞中。

&ep;&ep;直到差不多二十天后,彭成英的病情再次恶化,彭正平连忙在夜晚前去安庆城里请郞中前来为父亲医治。两人于去渡口的路上相遇,然后一同驾舟横渡。

&ep;&ep;彭成英病情恶化以后,病情甚是严重,几乎每隔一二天就会断气一样。而彭正平则每天起早摸黑的为父亲接送郎中前来杨桥。这几次渡江的过程中,几乎每次都能遇上那白衣女子。

&ep;&ep;眼见白衣女子基本上每天都是这样天不亮就渡江入城,天黑以后又出城过江。彭正平虽然有些不解,但却是不好问些什么。而对方也是一向表现清冷,不太爱说话。偶尔礼貌性的问候数句,那也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内容。只是彭正平总是忍不住偷瞧白衣女子那秋水般的双眼,里面仿佛藏有无数的秘密让人想去追寻和探索。

&ep;&ep;彭正平悄悄画下白衣女子的图形,四下打听她的下落。但打听了不少人,也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个白衣女子,经常在夜里渡江,不过却是没有其它多少有价值的信息。那白衣女子即使与人相逢也是话语不多,除了晓得她曾对人说她是家住城西,而不是城南后,再也没有其它的收获。甚至连那白衣女子姓甚名谁都没有听到有人知情!

&ep;&ep;见此,彭正平就在城西打听白衣女子的下落,但却知者甚少,只是有人说到偶尔在正观门周边见到她。无意中的是见彭正平打在打听白衣女子,倒是有热心之人主动告诉他,曾经有不少人经常在城南的城门口周近看到那白衣女子。不过却不是知她家住家里,又会是谁家的小娘子。

&ep;&ep;见白衣女子行踪诡异,又每次都用面纱蒙着脸面。彭正平心里好奇心大起,暗暗去揣测她的身份。彭正平初始以为对方会不会是哪来青楼卖艺或以色娱人的艺伎。因为城南就是安庆府的烟花之地,不但城里是这样,就是城外的大江上,也是经常有花船漂在江面上待客。

&ep;&ep;不过彭正平随即就否认了这种想法。因为如此绝色的女子若真是青楼里的人物,那她一定能名动全城,红透安庆府半边天,没道理自己没有听说过。而且如果是青楼的清倌人,这么晚渡江肯定有仆佣相随,或者龟奴护送。当然如果是大户人家的小娘子,也定然是有婢女或者家丁护送才符合情理。

&ep;&ep;但如果说那白衣女子是平常百姓家的子女,那又说不过去。因为她穿在身上的衣裳,无论是做工还布料都是上乘。这点彭正平很相信自己的眼光。因为彭家在之前做的就是缯丝生意,对布料和成衣相当的熟悉,彭正平相信自己绝对不可能看错。

&ep;&ep;这么神秘的绝色女子,还能同时见过他和欢欢。她会是谁?问过已经瞎眼的母亲袁氏,但她也想不起有这么一号人物。

&ep;&ep;当年城西是安庆衙门所在城区,在西城区居住的非富即贵。而一年前南派红巾军围城后,双方连月交战,厮杀半年之久,尤其是城西正观门更是惨烈,就连驻守安庆府的淮南行省左丞于明心这样的二品大员都提戈亲上沙场身负重创十余处。红巾军见对方抵抗强烈,于是在城中四处放火,大火烧城三天两夜后才被扑灭。烧死元廷官兵过万,而城西民众更是无数。于明心见大势已去,遂与安庆共存亡,自刎而死。

&ep;&ep;如此惨烈的战斗加上无情的大火,使城西的人口十不存一,就连于明心这样的朝廷高官的妻妾、子女都没有存活下来。

&ep;&ep;当年与彭家、汪家同时交好的人家在城西有不少,相信有这些人家的子女中有可能同时见过彭正平和汪见欢。但战事过后,能够存活下来并留在安庆府城的安家的人并不多。袁氏想了半天,都没有想到城西幸存的人家里谁家有与彭正平年纪相仿的小娘子。一个都没有!

&ep;&ep;确定自己没有遗落后,袁氏对着彭正平说道:“没有。没有听说幸存下来的人家里有这么个小娘子!”

&ep;&ep;“你是不是看错了,还是打听到别的人了?”

&ep;&ep;听到母亲的这番说辞,彭正平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迷惑的摇了摇头。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默默打开画卷。看着画上蒙着面纱的女子,久久无言。却是没有结果,彭正平心里却是疑惑,但始终百思不得其解。

&ep;&ep;这天凌晨彭正平再次前去安庆城请郎中前来瞧治父亲彭成英的病情。走到渡口附近后,果然看到白衣女子也一起往渡口而去。

&ep;&ep;两人默默的上了一艘小船后,见白衣女子还是一如往常的看着江面,秋水般的眼睛还是同样的挂着淡淡的忧愁。彭正平数次鼓起勇气,想开口问问她到底是谁,又为何如此忧伤。但张嘴数次都没敢说出口!

&ep;&ep;彭正平数次欲言欲止的样子,并没有瞒过正侧身望着江水滚滚东去的白衣女子。遂开口问道:“你想说些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