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黄洁听了笑说道:“看你说的那个难听,那李世民原也不是个纯种,乱认老子往自己脸上贴金。唐时胡风盛行,脏也是祖传,世道只要治世之君,他的失德之处乃是个人私事,与治世之道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吃不着葡萄的酸人打牙祭罢了,如今世道已经与前朝不同了,何必斤斤计较?自古道:“修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这男人的目标都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科举制起于隋,兴于唐,若无科举制的比拼,哪能知道谁是治世良才?若不如此都是官官相继岂不更乱?”

&ep;&ep;赵易又哼了一声说道:“治世良才?这科举制一千多年,有几个英雄是考出来的?这千年来世上的状元近千人,有几个治世良才?即使现在的各科状元,都在何处就职?还不是淹没无名?有些成就的也不过是去外国吃些残羹冷炙,何谈成就?”

&ep;&ep;黄洁见赵易满脸的不屑,心中偷笑,这个白痴也太托大,饭都要吃不上了,还在这满腹牢骚。

&ep;&ep;黄洁又却说道:“这考了总比不考强,现在国安民定,却世风靡乱,选人用人也别无它法,虽然不能保证人人都是良才,但总比选那些目不识丁的关系户要好得多,如果能当上公务员,小能安身立命,大能发家富贵,如果你有那本事,还可以平步青云,指点江山,何乐而不为呢?信你姐姐的话,考一次?”

&ep;&ep;赵易听着黄洁的软语相劝,收了穷酸的傲气,凝神在月色下看着黄洁黑亮如漆的大眼睛,神采奕奕的双眸闪着睿智,清纯中带着深邃,忽闪几下更显现着天真无邪的热情。

&ep;&ep;她一个学行政管理的大学生,对人生的道路和要比自己看的清,为人处世也是早有心得,而自己是一个呆瓜,感兴趣的是千年的烂棺材、万年的破坛子,现在对这个感兴趣也找不到用武之地了。

&ep;&ep;自己与这个美女仅仅交往了一天,她就解决了自己工作吃饭的问题,现在又以姐姐的身份自居,让自己去考公务员,再走上一条有可能辉煌灿烂的人生路。

&ep;&ep;自己考不考?考,无论能不能考上,都要对得起这双眼睛,如果两人都能考上,那身份地位就相同了,说不定……。

&ep;&ep;赵易突然发现自己在这双眼睛的迷惑之下有些神智不清,又觉得有些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想了想,却仍有点迟疑地说道:“我,我,我........。”

&ep;&ep;黄洁看他眼神也知道他在想什么,急忙顺手推舟接道:“我,我,我什么?我看你挺聪明的,那些不如你的人都能混个人模狗样的装深沉,你正年轻,年龄再大就一事无成了,到时你后悔都来不及了。”

&ep;&ep;赵易却又道:“我,我,我只是想问你一个问题。”

&ep;&ep;黄洁笑说:“问吧。”

&ep;&ep;赵易有点小心翼翼地问道:“你,你,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ep;&ep;黄洁还在架着二郎腿端杯喝水,听完嘴里一口水喷到地上,咯咯一笑道:“谁对你这么好了?我给你找工作请你吃饭只是想找一个帮工,你可别想歪了?”说完又笑。

&ep;&ep;赵易听完是满脸的尴尬,这么漂亮大方的美女怎么能看上自己这种人呢?一时无话可说。

&ep;&ep;黄洁笑完说:“说真的,我明天去买考公务员的理论书,还有申论什么的,也给你带一套。看你那个忧国忧民的样,正是一个当官的坯子。”

&ep;&ep;赵易虽然没了心情但被黄洁这一推一送也只得说:“那好吧,多少钱?我给。”

&ep;&ep;黄洁说道:“我也不知道多少钱,我先给你垫上,等你以后当官发财了再给我。”说完一阵呵呵。

&ep;&ep;赵易不知道为什么却突然把目光望向了月亮,皎洁的月光下两个年青的男女并坐在一个长条凳子上,高谈阔论着古今往事,一个美女时不时的的笑声像银玲一般清脆入耳,让人过耳不忘,记忆终生。

&ep;&ep;夜深,二人再也无话,赵易帮黄洁收拾了东西。

&ep;&ep;黄洁锁上办公室的大门,从房角推出一辆半新不旧的二六坤式自行车来,对赵易说道:“天晚了,快回去休息吧,明天早点起。”

&ep;&ep;赵易也跟在黄洁的身后说:“黄姐,慢点骑,小心点。”

&ep;&ep;黄洁一边上车一边笑说:“知道了,快回吧。”

&ep;&ep;赵易没等黄洁骑远就转身回楼了,黄洁却回头望了几眼,口中叨咕道:“真是个傻小子,一句话就伤心了,也不知道说送我一送。”幽怨地叹了口气,加快速度骑车回家了。

&ep;&ep;第二日,黄洁买了一套公务员考试丛书,一共两本,送给赵易,并又说了些勉励的话,从此赵易起早与黄洁一起干活,为了在黄洁面前显摆男人的肌肉,次次都跑到黄洁那去帮忙,黄洁笑笑也没说什么,但黄洁除了早上与赵易见面之外白天从不与他联系。

&e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