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紫宸殿?”长公主听后先是一怔,接着顿时炸了,“是不是陛下叫你去的?我就知道,他没安好心,明明就快立后了,还等不住这几日,可恶,男人都一个样!你等着,我这就去紫宸殿替你讨个公道!”

&ep;&ep;说着甚至顾不上自己尚未用早膳,便往外走去,一副气势汹汹地模样。

&ep;&ep;关静姝原本因着她的话怔了怔,回过神来后忙拉住她。

&ep;&ep;“殿下,您别冲动。”

&ep;&ep;“冲动?本宫不冲动!”长公主怒气冲冲地回,“冲动的是紫宸殿那位!你别怕,我这就去找陛下!”

&ep;&ep;好在时辰还早,许多伺候的宫娥内侍还没来,因此也就没多少人听见这话。

&ep;&ep;关静姝见对方误会,便忙拉着她回了寝殿,接着解释。

&ep;&ep;“殿下,我和陛下什么都没有。”

&ep;&ep;“我不信!”长公主道,“那你能现在才回来?”

&ep;&ep;孤男寡女,一夜什么都没发生?

&ep;&ep;哄傻子呢?

&ep;&ep;作者有话说:

&ep;&ep;长公主:我靠这个渣男,看老子怎么收拾他!

&ep;&ep;熬了一晚上正在看折子的陛下:阿嚏——

&ep;&ep;(有人骂朕?)

&ep;&ep;第四十六章

&ep;&ep;十月初十,宜嫁娶、祈福,祭天。

&ep;&ep;太史局受天子令选定的吉日,于这日举行封后大典。

&ep;&ep;朝堂之上,一片赞和之声,无一人反对。

&ep;&ep;立后人选,毋庸置疑乃关尚书嫡长女关氏。

&ep;&ep;因今上继位六载中宫空悬,此番立的乃新后,自然以天子大婚规矩办。

&ep;&ep;原本一直居住安阳长公主锦安殿内的关小姐便由长公主奉天子令,亲自护送回关府备嫁。

&ep;&ep;除此之外,宫中六尚局各选派数人跟着一道去了尚书府,比照日后中宫规矩。

&ep;&ep;因着情况特殊,朝中百官都希望天子立时三刻便立后,故而此番立后日程十分赶,太史局选定的吉日满打满算也不过只余下十日。

&ep;&ep;朝堂之上,当太史令说出十月初十的日子时,满朝文武心中都有些忐忑。

&ep;&ep;只因天子大婚,素来规矩众多,礼不可减,十日时间,见宫中人手尽数出动,也不一定能备好一切事宜。

&ep;&ep;天子原就是因着朝臣轮番上奏才同意匆促立后,若是再赶着日子来备婚,只怕陛下不会同意。

&ep;&ep;谁知就在朝臣心中皆七上八下时,上首天子却径直点头,允了太史令所选定日子,同时吩咐殿中监周成着内侍省并六尚局一并准备立后一事。

&ep;&ep;见状,众朝臣才送了口气,不再多言。

&ep;&ep;而宫中准备立后大典同时,关府上下也没闲着,都在同时准备着。

&ep;&ep;只除了关静姝。

&ep;&ep;“姑娘,夫人说了,您身子刚好些,不能见风,还是快些回房中休息吧。”

&ep;&ep;关府关静姝小院内,恰好进院子的云隐见了正在院中小憩的关静姝,忙上前劝说对方。

&ep;&ep;“如今虽才十月,可也已入了秋了,即便是白日,也是有些凉的,您这样躺着小憩,若是再染了风寒可如何是好。眼见着只剩几日便到初十了,万万不可出岔子……”

&ep;&ep;云隐显然很是担心关静姝身子,因而一直说着,倒是一旁的春画始终不作声,只是安静站着。

&ep;&ep;关静姝听了半晌,最终开口道。

&ep;&ep;“好了云隐,一段日子不见,你怎么成了小老太婆了,一开口便停不下来,一直说。”

&ep;&ep;说着便起身,春画见了忙往前一步扶着她坐起来。

&ep;&ep;“我才刚躺了一小会儿,眯眼半刻不到,你便来了。”

&ep;&ep;云隐便说自己也不想这样啰嗦。

&ep;&ep;“只是姑娘您这段时日身子总是不好,奴婢又这么长时间不见您。先前在侯府知道您不见了,奴婢急坏了,恨不得跟着您去了。”

&ep;&ep;“若非回来听说您随着长公主入宫了,奴婢真以为日后都见不着您了。”云隐说着,眼中隐隐有了泪光,“奴婢跟了您这么长时间,心中唯有姑娘一人,您走了却瞒着奴婢,奴婢出去找了您许多回,却始终毫无音讯。您不在侯府了,奴婢也不想待下去。好在后来听说您在宫中且一切安好,奴婢才放心下来。后来夫人听说奴婢离了侯府,便派人来将奴婢带回了尚书府。奴婢想着,回来了很快便能见着您了,谁知这一等便等到了现在。”

&ep;&e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