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他又想起徐文美说他在宫中仇家很多。

&ep;&ep;当时徐文美很快否认,说是他在开玩笑。但平安事后想想,却觉得应该不像。很多仇人未必,但一两个肯定是有的。并且那仇家的身份一定非常煊赫,以至于就算徐文美这样的能耐人,也要隐居起来躲避锋芒。而现在,自己成了他的徒弟,也就成了一个现成的活靶子。

&ep;&ep;果然纯粹的好事是落不到自己头上的,平安都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郁闷了。

&ep;&ep;不过那些事情现在距离平安都还远了些。毕竟特意来为难平安这么一个无名小卒,也未免有失身份。所以平安便将此事暂时搁置,全身心的投入到跟着马太监学习唱戏之中。

&ep;&ep;幸好他虽然不是从小就练起,但现在年纪也还不大,况且也不要求唱到能登台的地步,只要学个皮毛就可以了,所以平安也勉强算是应付得来。

&ep;&ep;而且在学习之中,他也同时对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进行精细的修改,字斟句酌,推敲音韵,果然发现了很多之前没有注意到的错谬和不方便演唱的地方。

&ep;&ep;等平安能够流畅的唱出一整本时下最流行的戏时,《金玉良缘》的修改也已经接近尾声。这一次就算马太监看了也赞叹不已,认为不必再作任何改动,就能直接拿来排演了。

&ep;&ep;不过平安还是拿去请教了徐文美。果不其然,又在徐文美嫌弃的目光和毫不留情的毒舌之下,修改了好几个地方,才最后定了稿。

&ep;&ep;巧的是旬日之后便是七夕,马太监拿到最终定稿,当机立断决定令人排演,最好是能赶上七夕,让太后听上新戏。——因为这种日子太后往往还要点别的戏来唱,所以到时候最多唱上一两折,倒不虞时间不够。到时候太后若是喜欢,再排演全本便是。

&ep;&ep;第29章讨赏不成被罚跪

&ep;&ep;转眼就到了七夕。因夜里太后要带着嫔妃公主、宗室命妇们乞巧,因此便将看戏的时间安排在了白日。

&ep;&ep;这时节天气还有些热,所以主子们的席面,仍旧定在了御花园的水榭当中,清风徐来,水波澹澹,十分清爽。隔着窄窄的御河水在对岸搭了戏台,既能够看得清楚,也不至于会打扰冲撞了主子们。

&ep;&ep;因为到底算是个好日子,所以最后平安与马太监商定,选定了唱《葬花》一出。因这一出黛玉最出彩,唱词又婉转动人,同时还是宝黛感情初现端倪的一折,再合适不过了。

&ep;&ep;这一出戏被排在了最后。先唱完了主子们点的那些,然后马太监才亲自到前头去请安,言说排演了新戏,请太后品鉴一番,瞧瞧可不可听。

&ep;&ep;这也是常有的事,太后自然没有不许的道理。况且这个日子让大家听一出外头没有的新戏,多少也算是她的恩典,自然暗合了太后的心意。

&ep;&ep;而后一声鸣锣,好戏开场。

&ep;&ep;开场是花神节大观园里姐姐妹妹们送花神,台上扮了大家闺秀的戏子们你一言我一句,将一番富贵满眼,春色逼人的气象烘托出来。而后才陡然一转,显出与这一幅情景格格不入的葬花人。

&ep;&ep;唱黛玉的就是之前《八仙过海》时才崭露头角的满堂娇,她生得本来就身姿婀娜,而且心思敏细,颇有几分黛玉的品格。上了妆之后,更是仿佛将林妹妹给演活了。她一开口,便是满场俱寂。

&ep;&ep;《葬花吟》的唱词绝大部分出自原著,读来便令人齿颊留香,何况全副扮相的用心演唱?那一句句,几乎都唱进了眼前这群富贵乡中打滚的富贵人心中去。

&ep;&ep;及至宝玉登场,两个少年男女明明相互有情却偏要闹别扭的模样,更是让不少人会心一笑,心生向往。

&ep;&ep;等这一出戏唱完了,演员们出来谢幕时,太后才忽然记起叫赏。大约是心中实在喜欢,她又让人将扮演宝黛二人的玉楼春和满堂娇叫过去,细细的问了话。

&ep;&ep;因上次就见过一次,各人出生来历也都已经知道了,所以这次问的就只是新戏。三两句话说完之后,满堂娇见太后感兴趣,便大着胆子道,“太后娘娘可还记得上回的《八仙过海》?那是我们钟鼓司一个小太监从民间听来的故事,改成了戏本子。后来得了太后娘娘称赞,大家都说好,我们马太监便索性让他去学写戏本子了。谁知他倒是个有造化的,不过学了几个月功夫,便写出了这《金玉良缘》。太后说奇不奇?我们私底下都说,他定然是上次被太后娘娘一夸,就开了仙窍,学会这门本事的!”

&ep;&ep;他声音本来好听,加上口齿伶俐,这一番长长的话说出来,倒跟戏台上的念白差不多,音韵婉转有致,十分悦耳。说的又是吉祥奉承的话,太后听了只有更加喜欢的。

&ep;&ep;“你是叫满堂娇?这名儿取得好,可不就是一开口,就是满堂彩嘛!”太后笑眯眯的道。

&ep;&ep;郑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