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夜幕渐合,月影已现,最后一缕天光即将悄悄溜走。

&ep;&ep;明慧大长公主看着立于宫门前的三个孩子,二男一女,正值青春年少。

&ep;&ep;灯火摇曳中,她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孩童时光。

&ep;&ep;她也曾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在深宫中陪伴二位兄长见过日升月落,斗转星移。

&ep;&ep;如今,世事荏苒,曾经的兄妹三人只剩下了她一个。

&ep;&ep;在这心中感慨万千又无处抒发的时刻,她看到玄瑞辰递给了她一个精致的木盒。

&ep;&ep;“姑姑,这是今日宫人们在整理父皇的承明宫时找到的。”

&ep;&ep;“是父皇提前给您准备的生辰礼,拿来得晚了,望姑姑见谅。”

&ep;&ep;因为明慧大长公主的生辰撞上了为期二十七天的国丧,此次便没有操办宴席。

&ep;&ep;打开精美的木盒,静静躺在其中的,是她最为喜爱的漆镯,寓意平安喜乐的纹饰,也是她钟爱的典雅风格。

&ep;&ep;明慧大长公主静静凝望着手中迟到的生辰礼,内心忽得柔软下来,眼睛竟有些湿润。

&ep;&ep;“皇兄他总是这样……”

&ep;&ep;他对外冷酷无情,对亲人,反而心慈手软到了极点。

&ep;&ep;当年玄晗出生不久,皇兄便逐步把康王的势力尽数吞并消灭,娶了云家女为妃的康王几乎成了位闲散王爷。

&ep;&ep;她还以为是皇兄终于被皇权侵蚀得改了性子,不再顾及血缘亲情,要开始彻底清除异己。

&ep;&ep;没想到,他当时竟然已经是手下留情了。

&ep;&ep;再后来,她嫁了卫王,便开始把心思都偏向了自己的夫君,有了卫戎之后,更是与皇兄渐行渐远。

&ep;&ep;因着异姓王身份敏感,她早已在各种周旋中学得圆滑,一举一动都不想招惹任何是非。

&ep;&ep;虽然这些年,明慧大长公主依旧和先帝有所往来,但她和他都心知肚明,他们都有了太多顾虑。

&ep;&ep;他不再是当年不顾安危,救她于马蹄之下的兄长,她也不再是当年不假思索,为他以身试毒的妹妹。

&ep;&ep;“儿时,皇兄中过一次奇毒,当时情况危急,濒临死亡,太医院的人不敢轻易用药,说要血缘至亲试药才可,因为太过危险,皇兄说什么都不同意。”

&ep;&ep;“可我还是毅然决然地背着他偷偷试了药。”

&ep;&ep;“幸亏皇兄真龙自有天佑,太医通过我调好了方子,最终我们都平安无事地活下来了。”

&ep;&ep;“现在想来,那时的后宫杀机四伏,我们若没有彼此,只怕难逃一死。”

&ep;&ep;她伸出自己的手,小心地褪下一串紫檀佛珠。

&ep;&ep;她从不信神佛,却经常佩戴身边这条唯一的佛珠。

&ep;&ep;“这是皇兄痊愈后为我求得的祈望平安的佛珠,姑姑如今想将它送给扶桑,可好?”

&ep;&ep;“既然是父皇特意求来送给姑姑的东西,扶桑怎么好意思收?”玄扶桑摇头推拒。

&ep;&ep;“便当是姑姑与你父皇兄妹二人共同的心意吧。”

&ep;&ep;明慧大长公主不由分说,轻柔又不容拒绝地拉起玄扶桑的手,将那紫檀佛珠一圈一圈绕在了她的腕上。

&ep;&ep;“愿你们姐弟能相互扶持,平安顺遂。”

&ep;&ep;她这一番话既是想刻意拉近和大玄掌权者的距离,也是陷入回忆之中的真情流露。

&ep;&ep;帝王家的感情,可能总是这样复杂吧。

&ep;&ep;宫灯中的烛火摇曳,玄瑞辰只见皇姐的皓腕之上缠着圆润小巧的珠链,雪白配紫黑,在昏暗的夜光中煞是好看。

&ep;&ep;这样的画面,像是生了根般,扎进了他的心里。

&ep;&ep;有卫戎在,与明慧大长公主告别后,玄瑞辰也不能和自家皇姐多说什么。

&ep;&ep;路上没有什么多余的交流,三人都安静地回了各自的寝殿。

&ep;&ep;夜里子时,小安子刚要与人换班,就听见了皇上叫他。

&ep;&ep;一进去,就见他以为早已经歇下的皇上身板挺直地坐在床边。

&ep;&ep;他面沉如水,眼神清醒中含着烦闷,说出的话比夜里的风还要冷,“备衣,朕要去一趟千秋殿。”

&ep;&ep;“此事不可声张。”

&ep;&ep;皇上只是看着他微微眯了下眸,就吓得他浑身直冒冷汗。

&ep;&ep;“懂吗?”

&ep;&ep;“是,陛下。”

&ep;&ep;心中的千万疑惑,小安子丝毫不敢表露,连忙用最快的速度取了外衣斗篷灯笼。

&ep;&ep;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