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司令部训练班负责人奥托&ddot;库内克少校曾是一名轰炸机飞行员,他非常清楚轰炸机的软肋在哪。

&ep;&ep;所以在授课时特意让几个人站在学员面前,他们脖子上挂着轰炸机各薄弱部位的牌子。

&ep;&ep;他要求飞行员们只能在极近的距离上才能开火,至少击落一架轰炸机后才能跳伞,必要时撞击轰炸机。

&ep;&ep;为了传授所谓的“撞机”经验,库内克专门找来在东线见识过苏联红军“空中撞击”的飞行员,以及日本提供的“神风特攻队”作战资料,让学员汲取经验。

&ep;&ep;当训练结束后,这些飞行员被分配到4个大队。分别部署在施坦达尔、比特菲尔德、莱比锡和加德雷根。

&ep;&ep;佩尔茨、赫尔曼和德国空军司令部最终确定出击时间定在了今天,也就是1944年4月7日。

&ep;&ep;当撞击部队司令官布鲁纳少校就是否需要做特别准备咨询赫尔曼时,得到的答复居然是“什么都不要,只要一颗无畏的心”。

&ep;&ep;事实上也是如此,埃尔贝部队实际上并没有,也无法实行必要的演练,便在盟军再次对德国实行千机轰炸时,120架自杀飞机便匆匆升空拦截盟军机群,

&ep;&ep;“偶买噶!”

&ep;&ep;“这群德国佬全都疯了!”

&ep;&ep;“快开火,打爆这些该死的德国佬!”

&ep;&ep;在接二连三的惊天爆炸中,美英飞行员们吓得不要不要的,个别飞行员更是脑袋一片空白,完全被吓懵逼了。

&ep;&ep;在这之前,他们都很自信的认为当前德国空军已经弱小得可以忽略不计了,原本密集得可怕的地面防空火力同样也损失殆尽。

&ep;&ep;整个德国领空,对于盟军飞机来讲,早就变成了一处不设防的猎杀游乐场,盟军飞机可以在任何时候用任何刁钻角度进行各种骚操作。

&ep;&ep;然而眼前恐怖无比的一幕,直接就刷新了他们的三观,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力。

&ep;&ep;上帝可以作证,他们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识如此凶残的自杀式攻击。

&ep;&ep;不过有句话说得好,人的潜能就好似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总会挤得出来。

&ep;&ep;在生死存亡之际,美英飞行员们很快就反应过来,强烈无比的求生欲望不允许他们坐以待毙,迅速组织起密集而强大的拦截火力。

&ep;&ep;力量与力量的对碰总是简单粗暴,更不用说这种极速俯冲自杀撞击。

&ep;&ep;前后仅仅几分钟时间,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德军自杀式攻击撞击便落下帷幕,绝大多数德军战机都如愿以偿的撞击在了盟军的四发轰炸机。

&ep;&ep;用鲜血和生命,绽放出了他们人生中最后一朵绚丽烟花。

&ep;&ep;只有少数德军飞行员在撞击前的一刹那抛掉座舱盖和安全带,在几千米高空打开降落伞,在最后关头奇迹般地逃离飞机。

&ep;&ep;然而即便如此,也并不代表着他们就此逃出升天。

&ep;&ep;很多打开降落伞的飞行员,因为没能把握好开伞高度,而是在7000米以上提前开伞。

&ep;&ep;因此,产生的长时间高空降落使他们遭受到缺氧和低温的折磨,使得他们最终没能活下来。

&ep;&ep;在降落到地面以前,他们已经变成了一具具被冻僵的冰冷尸体。

&ep;&ep;尽管有了这个惊悚无比的“小插曲”,遭受了极为恐怖的严重袭击,但训练有素的美英轰炸机群还是坚持完成了袭击任务。

&ep;&ep;仍光炸弹后,美英机群顺利返航,他们并没有遇到德军有组织的拦截,因为德军的血已经放光了。

&ep;&ep;不管是空军,还是地面防空部队,早就形同虚设了!

&ep;&ep;据战后统计,此次自杀作战中,德军损失120余架飞机,77名飞行员丧生,而美军有56架轰炸机被毁,死亡人数超过300人。

&ep;&ep;从这一份沉甸甸的数据来看,德军发起的自杀式攻击,取得了极为可观的交换比。

&ep;&ep;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算得上是一种胜利。

&ep;&ep;也是因为如此,在这次死亡出击结束后,赫尔曼还想再搞几次,狠狠教训一下那些在德国本土疯狂肆虐的盟军轰炸机,让他们不敢这样肆无忌惮的低空精确轰炸。

&ep;&ep;但可惜的是,他根本就没有这个继续“做大做强的”机会了。

&ep;&ep;当前“第三帝国”已穷途末路,德国元首很快会在柏林地堡自杀,紧接着德国将被迫无条件投降。

&ep;&ep;这里有点意思的是,在另一个时空,二战结束后,赫尔曼虽然受到纽伦堡法庭的审判,但他只受到最低程度的量刑。

&ep;&e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