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老生常谈那句话,庄询没有时间,他没有老老实实种田的时间,种田不如扩展,只要吃的下,就努力吃。

&ep;&ep;“嗯!直捣黄龙吗?从剑南出发到蓟都也是挺近的。”庄询点点头,司琴宓下了决心,他赞同,没必要对一个王佐之才指手画脚。

&ep;&ep;“不,先拿下东华王,不拔出这颗钉子,走路脚疼,我们把情报给清河王就好,他会处理的。”

&ep;&ep;“他愿意当鹬还是蚌?”让清河王有了警惕,打起来等两败俱伤。

&ep;&ep;“都不愿意,他背后的赵国也不会看他轻易失败,不对,不对赵国可能已经放弃清河王了。”

&ep;&ep;见微知著,清河王为什么会踏入郦平远的圈套,信里没有写,就写了打算除夕趁着守卫空虚袭杀清河王。

&ep;&ep;有着赵国帮助的清河王怎么会那么轻松的死,看地图,联想现在的局势,赵国需要有人制衡夏国,目前的冀州只有完整的成国有这个能力,清河王扶不起来,最好的人选已经不言自明了。

&ep;&ep;第210章通敌中

&ep;&ep;暖呼呼的楼阁,烤的人心焦火辣,钱忻照没有什么好定力,在房间里踱步。

&ep;&ep;他在等待一个至关重要的消息,事关他的身家性命,事关所有的世家的消息。

&ep;&ep;燃烧的炭火带来热气,让焦躁的钱忻照更加难受,心里像是火烧火燎的。

&ep;&ep;“咚咚……”敲门声响,钱忻照迫不及待的打开门,都还没有等到对方说什么。

&ep;&ep;看见熟悉的来人,钱忻照一把把来人抓进来,着急的问:“信呢?”

&ep;&ep;“老爷,在这里。”信使从兜里拿出一封信,递给钱忻照。

&ep;&ep;钱忻照拿过信,推开信使,着急的阅读起来,扫了一眼信件,他才长舒一口,整个人放松下来。

&ep;&ep;“下去领赏吧。”心情变好的钱忻照吩咐一声,被推倒在地就直接五体投地恭敬等待钱忻照发言的信使。

&ep;&ep;信使闻言赶忙出了房间,只留下钱忻照反复看着信件,整个人都精神状态好了许多。

&ep;&ep;因为他要做的是一件极有可能掉脑袋的大事,会影响他接下来的一生的大事。

&ep;&ep;投敌。

&ep;&ep;没错,就是投敌,上次意识到东华王动摇了,东华王就已经不是世家他们的好选择了。

&ep;&ep;因为投降庄询是不能被接受的,庄询的立场和世家是天然的敌对立场,不死不休。

&ep;&ep;庄询的新法是在刨世家的根基了,制度上消灭世家的存在的基础,士绅一体化纳粮,土地持有越多,缴纳赋税越多,他们怎么可能愿意庄询成功。

&ep;&ep;庄询做的东西如果让统治者尝到甜头,后续形成制度规范,那这些世家,就真的要扫进垃圾堆了。

&ep;&ep;东华王起了这种念头,那就是自寻死路,世家里有本事的都明白东华王是个什么样,是个没有什么决心的人,指不定现在劝住了,之后又反悔。

&ep;&ep;本来这些世家就在探寻新主人了,因为东华王暗弱,在庄询和郦平远之间,一副迟早灭亡的样子。

&ep;&ep;赵国的承诺是对东华王的,对世家又没什么用,谁有安全感他们傍谁,有些像是戏子,也确实就是戏子。

&ep;&ep;什么忠诚,忠君爱国,读书读傻了的也许会信,并坚持,对于大世家来说,保护自家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ep;&ep;现在东华王都要向庄询投降了,价值评估更低了,本来就是借他的名头,庄询通过禅让的方式已经抢了一部分正统,现在还有这种念头,世家自然想要寻找更多的出路。

&ep;&ep;庄询不做考虑,他们的目标来到了郦平远身上,特别得知郦平远和庄询闹翻了。

&ep;&ep;这个消息让他们不必坚守东华王这座孤城有了更多的选择,郦平远也是一个好选择。

&ep;&ep;唯一让人担忧的问题是,郦平远似乎也有压制世家的想法,一样有摊丁入亩的奏折,只是因为现实环境,成国敌对势力的争锋相对,束之高阁,没有推行下去。

&ep;&ep;这也成了这些世家目前的心结,如果郦平远的态度更加明显一些,他们是愿意抛弃东华王选择和郦平远合作的。

&ep;&ep;这一封信就是关键,郦平远做出了选拔为官的承诺,信里保证世家的地位等等。

&ep;&ep;信件是做不得数的,可是对于钱忻照而言,这就是他拿去说服其他世家和他一起反叛投敌的筹码。

&ep;&ep;他比起其他世家更惧怕东华王投庄询,因为他和庄询是有私仇的,庄询平时的手段看,对世家,只要乖乖接受新法,也不会特别出重拳。

&ep;&ep;但是钱忻照不同,心里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