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云,极为恐怖。

&ep;&ep;半径400米的范围内,沙石被熔化成了黄绿色的玻璃状物质。

&ep;&ep;半径1600米的范围内,所有的动物全部死亡。这颗原子弹的威力,要比科学家们原估计的大出了近20倍。

&ep;&ep;“大男孩”的核爆炸实验震惊了全世界,同时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落下帷幕。

&ep;&ep;7月26日,美国、英国和华夏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敦促日本迅速无条件投降。

&ep;&ep;这篇公告共13条,公告宣布盟国对日作战将继续到日本完全停止抵抗为止,日本政府必须立即投降。

&ep;&ep;公告还规定了盟国接受日本投降的条件,即铲除日本军国主义,对日本领土进行占领,实施开罗宣言之条件,解除日本军队的武装,惩办战争罪犯;禁止军需工业等等事宜。

&ep;&ep;《波茨坦公告》的发布使得日本统治集团极为恐慌,随后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召开内阁会议进行紧急讨论。

&ep;&ep;面对盟国开出的“严苛条件”,日本内阁实在难以接受,最终决定对《波茨坦公告》置之不理,始终根据既定的根本方针,坚决为完成大东亚战争而迈进,拒绝投降。

&ep;&ep;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面对冥顽不灵的日本军国主义政府,盟军只能祭出终极杀器:原子弹!

&ep;&ep;1945年8月2日,驻关岛的美军第20航空军司令部发出秘密指令,命令天宁岛的第509混合飞行大队执行在广岛投放原子弹的任务。

&ep;&ep;8月6日凌晨1时27分,搭载小男孩原子弹的艾诺拉盖伊号开始准备起飞,1时45分飞机缓缓滑出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