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敢问前方的……巾帼,可是母日麦族的娘子?”

&ep;&ep;“正是。”方才出声的领头少女轻咦了一声,打马靠近崔颂等人。

&ep;&ep;在崔颂的眼神示意下,徐濯等护卫未曾拔剑,仍戒备地盯着这些外族者的一举一动。

&ep;&ep;站在前方郭嘉淡然笑道:

&ep;&ep;“不知姑娘是否识得元娘?”

&ep;&ep;那少女轻咦了一声,摘下围着脖颈、遮挡了少许面部的兽毛挡风,露出只有十三四岁的稚嫩脸孔:

&ep;&ep;“你识得我阿母?”

&ep;&ep;此时,跟在少女两侧,一个年龄稍大,约莫三十来岁的女子仔细打量了郭嘉几眼,打马挨近少女,附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

&ep;&ep;少女惊讶地睁大眼,道:“原来你就是我族的恩人?”

&ep;&ep;继而令所有人下马,不失尴尬地道,

&ep;&ep;“念娘方才无礼,还请恩人莫要见怪。”

&ep;&ep;她以部族的礼节致歉,抬起圆溜溜的大眼,来回打量:“貌美如泉中神女的崔郎也在其中?”

&ep;&ep;“貌美如泉中神女”的崔郎:……???

&ep;&ep;敏锐地察觉到郭嘉似乎抿了下唇,他借着袖子的遮挡,勾了勾挚友的手指,略做安抚,便从郭嘉身后走出,笑道:

&ep;&ep;“姑娘谬赞。令堂近日可好?”

&ep;&ep;自称念娘的少女一愣,认真端详着崔颂,久久不能言语:“你、你便是崔郎?”

&ep;&ep;她略微别开目光,一丝红霞浮过面颊,小声道,

&ep;&ep;“可曾婚配?”

&ep;&ep;郭嘉抢答道:“已有家室。”

&ep;&ep;还没来得及开口的崔颂:……

&ep;&ep;念娘失望地转回目光,在其余几人面上绕过一圈,看到貂蝉乔装的“任鸿”时,眼睛一亮。

&ep;&ep;她跑到貂蝉身前,局促地整理自己的流苏帽,鼓起勇气询问:“小郎可有婚配?”

&ep;&ep;原本正在看崔颂、郭嘉二人笑话的貂蝉嘴角一僵:……

&ep;&ep;好在跟随念娘左右,年龄略大的女子通晓人情,出面解围道:

&ep;&ep;“崔郎与郭郎是我族的恩人,还请几位随我们一同回寮,让我们一尽地主之谊。”

&ep;&ep;念娘反应过来,忙道:“正是这个理!请几位随我们回去,我阿母也非常想念……”她的视线在崔颂、郭嘉二人身上滑过,“见到几位,她一定会很高兴的。”

&ep;&ep;崔颂几人本就准备找个地方歇脚,接到婼羌族的邀请,欣然接受……至少崔颂是欣然的。

&ep;&ep;貂蝉已调整好心态——反正她已不是第一次被女子心悦——婉拒了念娘共马的邀请,动作敏捷地踏上坐骑,与部族的人隔开一段距离。

&ep;&ep;崔颂正准备上马,郭嘉突然从身后搭住他的肩,作虚弱状:

&ep;&ep;“嘉忽觉手脚乏力,恐怕不能单独驾马,能否请子琮载我一程?”

&ep;&ep;崔颂:……

&ep;&ep;手脚乏力的人,能只靠一只手就制住他前进的脚步,令他无法向前?

&ep;&ep;崔颂很想戳破郭嘉的谎言,然而郭嘉故作虚弱的声音让他无法狠心回绝,只得握住郭嘉的手:“来吧。”

&ep;&ep;走到马前,郭嘉被“搦朽”大爷狠翻了一记白眼,响鼻警告。郭嘉视若未见,听而未闻,利落地上马,坐在崔颂身后,环住他的腰,将头靠在他的肩上。

&ep;&ep;第一次在人前与挚友显现出如此亲密的姿态,崔颂略有几分异样之感。但他素来不为他人的眼光纠结,因而这稀罕的异样感很快便被他打散,变为寻常。

&ep;&ep;两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往寮寨行进,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众人看到依水草而居的毡帐,便知晓已到达目的地。

&ep;&ep;因为事先有部族之人快马加鞭地回来禀报,元娘已率众人在坡前等候。远远瞧见崔颂与郭嘉,元娘的脸上露出几分喜意;待看清两人亲密无俦的姿态,她心中微讶,蓦然想起十几年前,崔颂曾与她说过的“心上人”。

&ep;&ep;彼时听闻的所有描述与他身后的那人瞬间重合,元娘这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