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吃着菜,咂着酒,酒酣耳热之际,老于说:“累了这几天,大家看得也都差不多了。我觉得山南村的孙天成,和油山东村的王阳,干这个项目,都有优势。你们什么看法?”

&ep;&ep;我们的看法是没有看法。孙天成和王阳前期到每个人家都做过工作,这会儿又有了老于的认可,齐大伟和苗有发端着酒杯,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于站英明,我们也认为他二人最合适”。

&ep;&ep;魏檗想了想,论村里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和工作热情,两个人都挑不出毛病,她虽然马屁拍不了那么溜,但也没理由反对。

&ep;&ep;老于的提议“全票通过”。他又问其他三人:“你们心里还有什么人选?说出来讨论讨论。”

&ep;&ep;魏檗以茶代酒,敬了老于一杯,心里忍不住给他点个“666”——不搞一言堂,先把自己最想定的定了,再分润出部分权力,让大家都有参与感,是个驭下有术的好领导。

&ep;&ep;她还没来得及开口,齐大伟先嚷嚷起来:“我觉得顺发老哥合适。”

&ep;&ep;老于点点头,问苗有发:“你觉得呢?”

&ep;&ep;老实人苗有发喝了酒,声音瓮声瓮气:“俺都行。”

&ep;&ep;“你呢?”老于又问魏檗。

&ep;&ep;魏檗说:“我觉得李静更合适。山弯村盐碱地多,开沟有助于降渍。李静有肯干又本分,她公公花支书在村里威望高,实施起来肯定更容易。退一万步说,万一项目失败了,有花支书在,也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ep;&ep;一席话说得老于频频点头。魏檗说完,老于问齐大伟:“你说顺发合适,有什么理由?”

&ep;&ep;“啊……这……这”喝了酒的齐大伟大着舌头,思维迟钝,哪里有什么理由,不是哥俩关系好吗?什么时候喝酒聊天也要条清缕析的说个一二三了?

&ep;&ep;于明忠又问苗有发。

&ep;&ep;苗有发:“俺都行。”

&ep;&ep;第18章

&ep;&ep;◎有口皆碑◎

&ep;&ep;最后敲定了山南村、油山东村、山弯村三个村实施——老于本想叫“良田开沟”,在魏檗的建议下,改成了“开沟增产”项目。

&ep;&ep;每个村试验田20亩地,站里给补贴。

&ep;&ep;其他村想实施也可以,但是没有补贴。这年头村里和农技员们都不富裕。之前方成功、赵顺发想实施项目,更多的是看中镇里给的补贴钱。

&ep;&ep;如果自己要掏腰包实施,是万万不可的。

&ep;&ep;所以最后真正实施的,只有山南、油山东村和山弯村三个村。

&ep;&ep;生产沟开挖之前,魏檗先在农技站开了几节“开沟增产项目实施小课堂”。

&ep;&ep;在农技站平时开会的大屋子架了块黑板,给农技员们进行技术培训,重点培训李静、王阳、孙天成他们仨。

&ep;&ep;魏檗最开始以为来听课的,除了李静三个必须来的,顶多再有一两个离镇上近的农技员。

&ep;&ep;没想到正式开课那天,十个村的农技员全到齐了,坐了满满登登一屋子。

&ep;&ep;怎么回事儿,连老谢都来了!

&ep;&ep;魏檗忍不住问:“开沟没人开,怎么听课这么积极?”

&ep;&ep;“自己开沟站里不给补,要自己贴钱!”李静哈哈笑着损人:“听课又不花钱,不来可不亏死了!”

&ep;&ep;“魏科长,你不知道,咱镇上这些农技员,不占便宜就是吃亏!”

&ep;&ep;“那当然!”

&ep;&ep;这些农技员们互相认识近二三十年,被李静损了也不恼,反而跟魏檗卖惨似的抱怨:“魏科长,你看看你看看,她学了就不想让我们学了。”

&ep;&ep;“好好好。是我问的不对。”跟这些人在一起,魏檗也有什么说什么,“鼓励大家来听课,今年不挖沟咱明年挖啊对吧?”

&ep;&ep;她和农技员们开玩笑:“你们来听课都要好好听,说不定明年你们想挖沟的时候,我不讲课了呢。到时候你们都得求李静!”

&ep;&ep;“那感情好。”李静指着刚刚卖惨的方成功说:“到时候我一定要从这铁公鸡身上刮下二斤铁。”

&ep;&ep;农技员们哄堂大笑。简单、直接、热烈的氛围中,魏檗尚不知道自己一语成谶。

&ep;&ep;她给大家讲开沟技术。这项技术四十年后,在黄淮平原和长三角一带,获得极大成功。看似简单的开沟,其实并不简单。

&ep;&ep;每条沟的间隔距离、宽度、深度,以及上款下窄的尺度,都有严格的标准。

&ep;&ep;原理很复杂,魏檗考虑到大家的接受能力,没有讲天书似的原理,只把挖沟的标准告诉大家。

&e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