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三丫往后缩了缩,“娘,这是女皇借给我研习的,我还要还回去的。其他人可不能碰。”

&ep;&ep;一听还要还回去,木氏缩回手,“哎哟,这么贵重的画,我是不是给你那屋再加两把锁啊。”

&ep;&ep;陈氏摇头,“锁没用吧?我觉得还是找人看着好。”

&ep;&ep;三丫抿了抿嘴,“没事。我不出去。我天天待在屋里看着它。”

&ep;&ep;木氏嗔了她一眼,“竟瞎说。你吃饭,上茅房还能在屋里吗?”

&ep;&ep;三丫一想也是,还真不行。她想了想,“我吃饭时就抱到堂屋。上茅房就让二姐看着。”

&ep;&ep;木氏想了想,也只能同意了。

&ep;&ep;下了课,囡囡和陆时秋回了院子,三丫又把自己关屋里。

&ep;&ep;陆时秋问了木氏情况。

&ep;&ep;木氏简单说了一遍,“一回来就待在屋里看画。说是早点研习,早点把画还回去。”她叹了口气,“我一想也是,成天提心吊胆,也确实够遭罪的。”

&ep;&ep;陆时秋皱了皱眉,这样总不是个事儿。

&ep;&ep;他们有点贵重东西,就担心招贼。

&ep;&ep;以后要是他徒弟中了举人,得了十万两银子,盐俭县的情况还不得重演。

&ep;&ep;他想了想,出去找二哥谈安全问题。

&ep;&ep;“你的意思是找些护卫?”

&ep;&ep;陆时秋点头,“你想啊,现在孩子还小,咱们不用担心被人偷。可是将来呢?那些人贩子专挑小姑娘下手。”

&ep;&ep;陆时夏想想也是,“那成,我来解决这事。”

&ep;&ep;陆时夏打算买二十个下人,由嵇无用和柳大郎教武艺,专门保卫庄子的安全。

&ep;&ep;陆时秋把这事教给二哥,自己便不再管了。

&ep;&ep;第二日,陆时秋照常上课。

&ep;&ep;中午回到家,就看到二哥从人牙子那边买了二十个小伙,年龄大致在十三四岁。

&ep;&ep;这些人全部住在六进院,一来好区分,二来这些人到底是男孩,离他们两家太近不合适。

&ep;&ep;陆时夏见三弟没什么意见,便带人往后面去了。

&ep;&ep;过了一会儿,柳大郎领进来一个人,陆时秋抬头看去,居然是小石头。

&ep;&ep;囡囡和木氏也有些惊讶。

&ep;&ep;尤其是木氏,“你这孩子,你怎么来的?”

&ep;&ep;这孩子家境一般,估计家里也没钱给他请商队,可他居然活生生站在大伙面前,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ep;&ep;小石头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头,“一开始跟着商队走了一段。后来他们转道,我就一个人走了。每到一处,我就拿着自己的文章去拜见当地县令。他们听说我游学,就赠我一些程仪。就这样一路到了京城。”

&ep;&ep;木氏愣了好半晌,这孩子不仅心大,脑子还灵活。瞧瞧人家凭着秀才公的身份,居然一路混到京城。

&ep;&ep;这程仪说白了就是路费。一般古代上级、亲友远门旅行,作为下级或亲友,都会送给他一笔钱以供旅途花销。

&ep;&ep;小石头跟那些县令非亲非故,居然赠他盘缠,可见那些县令对这孩子带了几分欣赏之意。

&ep;&ep;陆时秋对这事也不太在意,看着他这身齐齐整整的衣服,虽然算不上好,但也算干净整洁,“你跑来京城干什么?”

&ep;&ep;小石头没看到三丫,有些小失望,但他还是把事情原委说了,“我之前在县城遇到陆四叔。听他言谈举止跟以前有很大不同。参加诗会,也得不少人夸赞,我就向他请教,他说游学可以增加见闻。我就说通爹出来闯荡了。”

&ep;&ep;说到这里,他有些难为情,脸羞得通红。

&ep;&ep;囡囡啧啧两声,这小哥哥也是人才啊。从盐俭县到京城,隔着上千里呢,这一路花销可不低,他居然这么有勇气。

&ep;&ep;木氏拍拍他脊背,“你这孩子。如果人家不肯送你程仪怎么办?”

&ep;&ep;小石头挠头,不甚在意,“没有银子,我便是乞讨也要过来。”

&ep;&ep;木氏:“……

&ep;&ep;陆时秋叹了口气,看着他,“那你有什么感悟?”

&ep;&ep;小石头从自己的包袱里掏出一本书,里面夹着几张纸,正是他之前在路上写的文章。

&ep;&ep;“我走一路记一路。这些是我的所见所闻,您给看看。”

&ep;&ep;陆时秋接过来,这孩子的缺点是阅历。他经过的事太少,写的文章太过片面。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如果好好打磨,凭借他心思灵巧,将来未必不能成材。

&ep;&ep;这三篇文章隐隐已经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