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眼底微微有些湿润,柳尚书既是感慨,又是感动。

&ep;&ep;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一直没有跟郡守府再来往,没想到不知不觉,陶如菁都这么大了。

&ep;&ep;那几个姑娘刻意孤立陶如菁的场面他也看到了,原本他还有些为陶如菁担心,害怕她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好在陶如菁一脸的淡定,没有丝毫的慌乱。

&ep;&ep;这倒是让他心下多少感到安慰,如菁这孩子,跟她母亲一样美貌,也跟她母亲一样聪慧,若是嫣然知道了,想必在天上也会安心。

&ep;&ep;“柳大人!”不远处有人在叫柳尚书,柳尚书应了一声,又依依不舍的看了眼陶如菁,转身离去。

&ep;&ep;而就在他离开后,陶如菁似乎有所感觉般,转头往他之前站过的方向看过去,只是柳尚书人已经离开了,那里早没了他的身影。

&ep;&ep;皇帝要起驾回宫,朝中大多数臣子也是跟着皇帝一起回宫,继续商讨一些要事,陶之远也在其中。

&ep;&ep;虽然刚刚皇帝夸奖了他的女儿,但越是这个时候,他越是要谦逊一点,这样才能够更加让帝王喜爱。

&ep;&ep;陶之远只是小小的一个郡守,今日在场的可是有丞相将军之类的大人物,他们的女儿也在上面跳舞,可皇帝最终却只赏赐了他这个郡守的女儿,这让陶之远怎么能够不高兴呢?

&ep;&ep;去宫里的路上,有知道陶如菁的人,上前同陶之远打招呼。

&ep;&ep;“陶大人,你可真是生了个好女儿啊。”那人夸赞道。

&ep;&ep;陶之远心中得意,面上还是不在意道:“那丫头就是运气好,恰好碰到了皇上赏赐。”

&ep;&ep;“呵呵!”

&ep;&ep;那位大人笑了笑,心中自然明白陶之远的心思,不过却也没说什么,毕竟人家的女儿是有这个本事嘛。

&ep;&ep;进了御书房,按照官位大小,每个人坐在位置上,听皇帝说着中秋过后的各项事宜。

&ep;&ep;中秋过了,新的一年很快就要来了,届时地方上要验收的得验收,新的一年还有新的计划。

&ep;&ep;皇帝絮絮叨叨的说完一些事情,随后又提起了今日祭祀典礼上的那支舞蹈。

&ep;&ep;“你们可知,那领舞的女子是谁,我看她虽然小小年纪,却很是沉着冷静,这姑娘长大怕是了不得啊。”皇帝问道,言语间有着感叹。

&ep;&ep;他现在年纪大了,曾几何时,他也有过十五六岁的时光。所以现在看到这些年轻人,皇帝心中还是很感慨的。

&ep;&ep;梁丞相眼睛眯了眯,似是不经意往陶之远那边看了眼,却是什么也没有说。

&ep;&ep;虽然他也觉得陶如菁跳得却是不错,可他的女儿毕竟和陶如菁是有着竞争的,皇帝先前已经赏赐过一次陶如菁,现下再问起,他即便是知道,却也是不可能说的。

&ep;&ep;“丞相,你可知道那姑娘是谁家的女子?”皇帝见无人应答,便转首问道梁丞相。

&ep;&ep;陶之远本是要回答的,只是话还没有出口,皇帝已经先问了丞相,他自然便闭了嘴。

&ep;&ep;梁丞相摇了摇头,道:“回皇上,此女子微臣并不认得,想来应当不是京城中的女子,可能是地方上某个小官的女儿吧。”

&ep;&ep;陶之远原本还期待的脸蓦地一僵,不敢置信的看了丞相一眼,随即似想到什么,又赶忙低下了头。

&ep;&ep;“回皇上,这女子微臣倒是正好知道,倒也不像丞相所说,是地方小官员的女儿。”

&ep;&ep;皇帝正在遗憾这样的姑娘竟然是从小地方上来的,坐在下首的另一臣子却开口说道。

&ep;&ep;梁丞相看着那人抬了抬眼皮,眼中却是没有半点波动。

&ep;&ep;历代以来,朝堂之上都会被分为两派,而帝王对于这样的分派却是乐见其成,毕竟若是两派,那么这两派可以相互提防,若是只有一派,该提防的便是皇帝了。

&ep;&ep;这会儿说话的这位大人便是另一派,他平日里虽不与陶之远交好,却也是知道陶如菁的。

&ep;&ep;而且因着和丞相是对立面的关系,这些人将丞相府的事情可是调查了好多的,对于月神女选拔的时候,梁念波和陶如菁的竞争他也是知道的。

&ep;&ep;“哦?那你倒是说说,这女子是谁家姑娘啊?”皇帝似是好奇的问道,心中将两派的明争暗斗看在眼里,面上却不显丝毫。

&ep;&ep;“回皇上,这女子正是阳都郡守陶之远大人的嫡女,之前各地闹灾荒的时候,自己花费银两布善施粥,倒是个很不错的姑娘呢。”那大人夸奖道。

&ep;&ep;陶之远感激的朝他看了眼,那人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毕竟他说这些跟陶之远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膈应梁丞相。

&e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