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愿意买的他自是欢迎,来白看的他也不赶人,想来白看,他也得先点吃食呀,林立轩怎么也不算亏。用了这一招后,平日来他店里消磨时光的人又增添了三成,不但是饭点时间人满为患,其他时间也时不时有人来喝茶吃点心翻看杂志……

&ep;&ep;下午,黄大牛懒懒地坐在店铺门口翻书,此时店里的客人不多,他相对悠闲,他可以沉下心来看会儿书,他原本不识得字,可店里的书这么多,不看白不看,老板人好,闲暇时还教他识字,于是,黄大牛有时间便一边看书,一边管理店铺。

&ep;&ep;有一个客人,叫了一壶茶和一碟瓜子,来他们店里蹭书看好几天了。

&ep;&ep;他穿一身灰色短衫,不高不矮中等身材,肤色微深,他将书册摊开在桌子上,看得极其认真。

&ep;&ep;吃饭的桌面难免会有油渍,林立轩便给这些册子都包了一层厚厚的油纸书壳,以减少其磨损程度,棕色的书壳上面只有七个字,那便是大大的四个大字:全水奇谈,和一排竖起来的三个小字:第一刊。

&ep;&ep;熟悉他的人看见他,不由得好奇地发问:“老刘啊,我认识你二十年了……你不是不识字的吗?怎么装模作样在这里看书了……”

&ep;&ep;“我虽然不识字,可我儿子认识啊,他去上了好几年学堂哩,他教我认识不少字……”

&ep;&ep;“哼哼,你那识字程度和我差不多……你看得懂吗?”

&ep;&ep;“当然看得懂了,原本就不难……你要我把这个故事大概讲给你听么?”

&ep;&ep;“你说说看……”

&ep;&ep;“这就讲的是一个江湖侠士……这个词你懂吗?”老刘噼里啪啦在认识的人面前说了一大堆。

&ep;&ep;“没想到你还真看得懂……”

&ep;&ep;“那是自然啦,这又不难。”老刘自己也觉得奇怪,像那些学堂里用的课本,他怎么都看不懂里面的意思,而这些书,他虽然只认识几个字,可是翻开书页一看,连猜带蒙的故事竟然看懂了,而且,根据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有些不认识的词他也能明白其中的意思,来这里蹭书了几天,他居然多认识了好多字!

&ep;&ep;里面连载的画画故事也特别有意思,一个叫小远子的作者画的,可传神了,老刘把他的画来来回回看了好多遍,极有意思又搞笑。

&ep;&ep;“你把你手中的书拿给我来看看……”

&ep;&ep;“去去,你自己去另外找一份。”

&ep;&ep;“书放在哪边?”

&ep;&ep;“那儿,就楼梯口的台子上。”

&ep;&ep;“都被人拿完了……”

&ep;&ep;“那你明天早些来呗,这是我自己要看的。”

&ep;&ep;“……”

&ep;&ep;一个月过后,第一刊卖出的数量连印刷数量的三成都不到,这其中,买最多的是黄远,他买了足足五本,这可是他作品第一次见诸世人,他恨不得把所有的册子买回去自己收藏。

&ep;&ep;“剩下的五百多本,你是不是都想卖走啊?”

&ep;&ep;“我想是想,可我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买不起啊!”

&ep;&ep;“你还真想了……你快别想了,回去好好画下一个月的稿子吧!”

&ep;&ep;第一册发行后,林立轩只能说是勉强赚回了本钱,这还得要加上他店铺额外增加的那些生意,经营一个月下来,成本上来说只能算是不亏不赔,精力上的损失,那就是亏大了,可林立轩也不在意,这些亏损他还能维持下去。

&ep;&ep;不过是第一本而已。

&ep;&ep;林立轩一边让工作坊加班加点的印刷图书,一边也向各处散发消息,他要收稿子。

&ep;&ep;全水奇谈第一刊最后一页就有征稿的广告:看完本书后,有愿意向松韵书坊投稿者可以将稿子送到全水县七街松韵书坊店。

&ep;&ep;这毕竟是第一个月,林立轩的征稿信息发出去了,他也没有收到一份稿子。

&ep;&ep;全水奇谈是月刊,一个月一本,有了第一本的铺垫,第二本第三本接连发行,林记食肆也接连有当月的新刊可以随意观看。

&ep;&ep;“哎伙计,上个月的呢?我昨天还没看完。”有人拦住黄大牛,问他上个月的书刊怎么没有了。

&ep;&ep;“店里只有当月的可以随便看。”黄大牛耿直说道,店里的旧书已被淘汰走了。

&ep;&ep;“早知道我昨天就应该看完再走,亏大了亏大了,对了,大牛啊,要去哪才能看到上一本?”那人失望而懊恼道,在他说完后,旁边有人推他:“我见你隔壁家的那人买了一本,你可以找他去借。”

&ep;&ep;“这样……这也行……可这多麻烦啊,早知道我昨天就应该看完才走的,真是亏大了,我好想看那一篇武侠连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