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喝,那可不得了。”

&ep;&ep;“哈哈,当初我买的时候,你们还嫌我傻,现在知道了吧!,傻人有傻福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ep;&ep;对于此事,最大的黄牛……囤了几百上千本的林立轩狠狠的赚了一笔,不但把本钱赚回来了,盈利还贼高。

&ep;&ep;但林立轩深知这样不利于长远发展,于是在狠狠赚了一大笔后他便收手了,接而推进了下一阶段的计划。

&ep;&ep;他要在全水县里新开一家租坊淘汰掉的陈全部归纳进店中,历月的全水奇谈也摆放在书店里供人借阅。

&ep;&ep;租书一文钱能租借一天,全水县知根知底的居民只要刷脸便可以借书,而外地来的不甚熟悉的人便要交付押金才能租借读书。

&ep;&ep;林立轩这一举动,最感谢他的要数全水县一些穷苦的读书人,他们买不起一本书,可租借个一两三天却是能付得起的。

&ep;&ep;有一个叫做楚青的穷学生特别喜欢来借但是平日里买不起,现在有了租书店他兴奋地不能自己,一个月要来借书四五次,一借便是四到七天,他租回去不单是看,还要抄书,他可是真真的努力刻苦,废寝忘食将书抄了一遍。

&ep;&ep;他笔耕不辍,哪怕是冬天冻僵了手也坚持在油灯下抄书,五年之后,他成功过了县试州试,别人向他取经为何有这般成绩?他只说感谢有这家租书店的存在。

&ep;&ep;“我也算是为本地的文化人做贡献。”

&ep;&ep;全水县喜看书的人越来越多,渐渐的也有些人兴致一来踊跃投稿了,林立轩从最开始收不到一份稿子,到后来书稿如雪花一样满天飞。

&ep;&ep;他挖掘了好些有才的作者,在上面刊登他们的稿子,这些稿子的作者大都是平常的读书人,有了这一个途径获得钱财,对他们来说不异于是雪中送炭。

&ep;&ep;稿子多了,每期全水奇谈的内容便更丰富了,喜欢它的书迷就更多了,期刊越传越广。到后来,只是每月一刊的全水奇谈已经不能满足于他们一个月的阅读需求,在许多人的强烈要求下,林立轩增加了副刊。

&ep;&ep;副刊与主刊的内容不一样,主刊的内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什么都可以写,而林立轩新设定的这份副刊则主要倾向于情感方面的内容,为了推广这本副刊,林立轩还亲自上阵写了一本以当地做背景、主题为“婆媳大战”的纠葛传奇小说。

&ep;&ep;做婆婆的如何拿捏镇压新媳妇,做媳妇的如何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反抗婆婆的霸权,夹在中间的丈夫这边不能偏那边偏不了,演绎出了多少叫人喜闻乐见的斗争。

&ep;&ep;他把婆媳之间的矛盾刻画得栩栩如生,其间的斗智斗勇把观众的全部心神都纳入进去,叫人看得无法自拔。

&ep;&ep;这本连载小说一出,不知震惊了多少人的下巴,出门一扫,掉在地上的雪白牙齿扫作一堆都能称作小山!

&ep;&ep;“我一个虚心求学的学子为何要沉溺于这种小说呢?”

&ep;&ep;“这书有种奇妙的魅力吸引着我看下去。”

&ep;&ep;“看着这本书,我真是感慨万千啊,我和里面的丈夫同样面临着两难的抉择……”

&ep;&ep;“抉择个屁呀,说得你好像成亲了似的,你有媳妇吗?”

&ep;&ep;“……我这里不是提前预演一下嘛……正所谓有备而无患……”

&ep;&ep;……“我和里面的媳妇简直是感同身受,我婆婆做得比她还要过分……”

&ep;&ep;“是啊,嫁去别人家真难。”

&ep;&ep;“你们女人还好,我们做双儿的才是真的难!”

&ep;&ep;这篇文一出,便吸引了一大堆女看官,感同身受的,喜闻乐见的都有,更彪悍的是一个不识字的妇女,她虽然不识字,但她听隔壁的邻居说的有趣,便拽着自己那还未满十二岁的儿子一起去二楼蹭书看,她大模大样的坐在那里喝茶吃瓜子,她可怜兮兮的孩子则捧着。

&ep;&ep;这般奇景一出,引得更多好事者前来观看。

&ep;&ep;而创作这篇奇葩故事的林立轩也遭受到了周围众人的异眼相待,黄远捧着大笑了好几天,“大兄弟呀,没想到你每天都像馅饼一样夹在中间这么煎熬啊,我竟然一直都没有看出来,着实是猜想不到。”

&ep;&ep;黄远如同大爷一般小酌了一口茶,一针见血的评价道:“这得有确切的经历才能写出这般真实的故事吧?”

&ep;&ep;林立轩捂着额头叹息不已,写这种书哪里需要什么生活经历,只要使劲的撒狗血撒狗血撒狗血无限撒狗血便可以凑成喜闻乐见的婆媳故事。

&ep;&ep;也是他自个的错,他当初写这个小说时持有的想法便是——有多奇葩就写多奇葩,结果竟然奇葩到写出了不少感情共鸣,搞的很多人以为这个故事背景就是现实发生的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