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那位大人的相貌,你可看到了?”

&ep;&ep;深吸口气,薛从安还是想要再问问清楚。

&ep;&ep;理智上来说,江梨看到易北相貌,描述一二,对他过后确认也是有好处。

&ep;&ep;但从内心深处而言,薛从安还是希望江梨摇头。

&ep;&ep;而偏偏让人失望的是,江梨斩钉截铁的点了点头。

&ep;&ep;“那位大人没有蒙面,我认得的,画给你吧。”

&ep;&ep;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十一皇子啊,你以后身登大宝了,可千万千万不要再记我抢了你救薛从安的这个机会的仇了啊……

&ep;&ep;我真的只能帮到你这么多了。

&ep;&ep;第11章名额

&ep;&ep;薛从安送了江梨一路,袖子里的玉佩也捏了一路,到最后都没能送出手。

&ep;&ep;犹豫的结果就是江梨捧着一堆的零嘴回了宫,从糖人面猴糖葫芦,到包子火烧大炊饼,上至精巧糕点,下至果腹粗食,只要碰到了,薛从安都坚定不移的要给江梨买上一份。

&ep;&ep;男女可配的玉从材质到做工都不一样,自己这块一看就不是江梨佩的东西,送给她她带回宫去难免影响闺誉,但零嘴不同,吃了就吃了,谁还能纠结是谁送的不成?

&ep;&ep;于是当晚,典仪大人看着自己面前分到的堆得最大份的吃食之后,深深的……无奈了。

&ep;&ep;薛大人哟,你这样不上道,就是十辈子都追不到姑娘啊。

&ep;&ep;“再过几天就是斋沐,各宫各院全都在忙着这件大事,刚刚司礼监的人来传话,让女官所把抄录的经文全部分给各宫,再就是往宫庙里送一份,一定要按各宫娘娘的人数分好,名字位份全都对上,出了错那可就不是罚一顿晚饭就能了的。”

&ep;&ep;斋沐可以说算得上是后宫里的一件大事,开国皇帝笃信释教,登基之后佛教便被直接尊为国教,而皇后则要主持每十年才得一次的斋沐,以示慈航普度之意。

&ep;&ep;最初斋沐都由掌凤印者主持,但一代一代传下来,便渐渐有了些改动。

&ep;&ep;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太子迎娶太子妃之后,第一次的斋沐,便是由太子妃来主持,一来能看看这位太子妃的能力如何,二来也能让她提前适应一下宫中生活,三则也是告诫众人,太子妃身份尊贵,是未来皇后,不可轻慢。

&ep;&ep;江梨撑着头,听着典仪大人说过无数次的重点交待,再看看周围姑娘们一个两个如临大敌般的模样,只觉得有些无聊。

&ep;&ep;一次两次还能觉得好笑,三次四次那就真的是无趣了。

&ep;&ep;前面几次自己要不就是没能把握机会,要么就是投奔错了主子,只有最后一次搭上贤妃,才勉强得了个不知道前途好坏,但目前看来是最好了的结局。

&ep;&ep;江梨左边坐着刘安安,这是个已经不打算在宫里混得如何的主儿了,只求没有杀生之祸,碰不碰上主子那都不重要,这会儿听得是哈欠连天,在一堆正襟危坐的姑娘们中间显得格外显眼。

&ep;&ep;右边坐着的是莫知容,虽说是个八卦小能手,但毕竟家门还是稍微低了些,在女官所大家融洽倒还不显,一旦要出这个大门,这点儿小门小户的气度就很有点不够看了,典仪大人一边说,目光一边就频频落在她身上,不是嫌她背挺的不够直,就是嫌她眼神一点都不淡定。

&ep;&ep;“姐姐知道吧,德妃娘娘产下皇子,最近皇上可宠德妃娘娘了。”

&ep;&ep;好不容易熬到典仪大人散会,刘安安对此毫无兴趣,反倒是莫知容,自己盘算了半天,才小心翼翼的凑近江梨。

&ep;&ep;“姐姐,你想去哪儿?”

&ep;&ep;江梨默默叹了口气。

&ep;&ep;皇上偏宠德妃那是满皇宫都知道的事实,德妃入宫三年无所出,都硬是把她从一个小小贵人提携到了妃位,而且还是正儿八经的四妃之一,更何况德妃肚子还争气,一口气就生了个皇子,皇后就是再恨得牙痒,一时半会也不能拿她怎么样。

&ep;&ep;甚至后宫中隐隐都有了这样的猜测,或许德妃能够凭借这个皇子再前进半步,一口气把一直空悬的贵妃位给拿下。

&ep;&ep;“但典仪典记两位大人肯定也是要亲自去送的,高位贵人那儿我们是没什么戏了。”

&ep;&ep;江梨上辈子拼了老命刷典仪大人的好感,然后才挣得了让典仪大人带着她去贤妃宫中送东西的机会,德妃那里她记得是典记大人亲自去的,几辈子都没带过别人。

&ep;&ep;德妃娘娘不好惹啊。

&ep;&ep;不过这辈子是仍旧去走贤妃这条路,还是去看看现在还只是嫔位,再过两个月就会成淑妃的容嫔呢?

&ep;&ep;那也是个后宫能人啊,起码上辈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