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许萱与那人对视了一眼,不可置信道:“知...知礼?”

&ep;&ep;李白闻言也才发觉面前人似乎有点熟悉,刚想仔细看看,那人将手中银两一扔,转身跑了开来。

&ep;&ep;许萱欲追,却被李白拉住:“算了,他不想见你,更不想接受你的施舍。”

&ep;&ep;郝家被抄,他居然没有死?那么他是如何躲过这一劫的?这么多年,为什么不去找郝象蓉呢?

&ep;&ep;那摊主叹了口气,道:“这人是前段时间才来的,经常看见他乞求施舍,好像是脑子不大好使了,一条胳膊还是废的,不知道经历了什么事情,可怜人哪!”

&ep;&ep;许是那时候侥幸逃出来的时候受了伤罢,许萱很是内疚,这些年来苟且偷生,对于他们这些读书人来说,倒还真不如当时就......

&ep;&ep;“你可知他晚上住在哪里?”

&ep;&ep;摊主道:“这些要饭的可多了去了,兵事一日不止,流民就会越多,不过他们也不会在这里待长久,说不定明天就离开安陆,去别的地方要饭了。”

&ep;&ep;李白道了声谢,揽着许萱离开了此地,见她情绪一直低落,便安慰道:“这么多年了,即便他一开始不适应吃了很多苦,现在也该是习惯了,否则既然来了安陆,怎么不去寻他的亲人和从前的朋友,不管怎样,都不至于继续乞讨,靠人施舍度日,他不想要你的可怜和同情。”

&ep;&ep;许萱无言,有时候觉得命运是公平的,有的时候又觉得不公,即便安生度日,也有可能被人累及,主要还是没有强大的可以保护身边重要的人吧。

&ep;&ep;“我们的生意一直很好,如今得了许多钱,虽然现在因为兵事的缘故,粮食价越来越高,买酒的人少了一半,不过我们的存货和钱还是有很多,不如哪日专门设个摊子,发些银钱给那些无家可归之人,好歹能在安全的地方有口饭吃。”

&ep;&ep;李白宠溺的看着许萱,她总是这样善良,让他与有荣焉:“好,都听你的。”

&ep;&ep;发放钱财,使得李白再一次美名远扬,得了许多民心,然而有民心又有何用,在这战乱年代,也只能做这么一点小小的事情来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即便是能力有限,哪怕只能帮助眼前一些人,在他们看来,也很是满足了。

&ep;&ep;钱财散了一大半,两人一点担忧的意识都没有,战事终将结束,以杨玉环的性命,换取更多人的存活,也算是个划算的买卖,然又有谁会替杨玉环不公呢?

&ep;&ep;战事逐渐平息之时,李白已经将石室前后的土地都开垦了出来,平时耕种一些庄稼,每日里对着自己的成果念书作诗,甚为清闲。他们的酒生意又再次好了起来,不过经历过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只要心存期待,总会是越过越好的。

&ep;&ep;有时收到杜甫或者高适等人的来信,俱是羡慕不已。

&ep;&ep;李白也只是一笑置之。

&ep;&ep;次年,太子李亨于农历七月十三日在灵武登基为帝,遥奉李隆基为太上皇,改元至德,史称唐肃宗。

&ep;&ep;李亨一即位,便广招人才,还特意派人书信一封送至李白手中,这么多年,他依然记挂着李白,希望有朝一日能助他一臂之力。

&ep;&ep;他在信里还提到了许萱,说一直记得那年,尊夫人道朕将来定会有一番作为,先生若愿协助朕,朕随时恭候先生大驾。

&ep;&ep;如今太子已是真龙天子,李白想,哪怕是再早一些时日,他或许还会动心,但现在......他的志气全然被这个不公的时代磨灭,不想勾心斗角,不想与人周旋,更不愿到了这个年纪,还要学会圆滑世故,太累了。

&ep;&ep;“你回去告诉圣人,会有更优秀的年轻人协助他的,只要他做明君一日,大批贤人志士,自会像百鸟朝凤一般。”

&ep;&ep;这个决定是他自己做的,没有告诉许萱,他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就这样吧,人生几十载,他已经过了一大半了,已然承受不起更多的失望和绝望。

&ep;&ep;---

&ep;&ep;公元750年,李伯禽娶妻,一家人办了酒席,并未大张旗鼓,是位普通人家的女儿,没有显赫的身份,也没有万贯家财,却生的很乖巧,一对小夫妻也很是相爱。

&ep;&ep;李平阳也越长大越好看,远看像是小许萱的翻版,近看又有些像李白,完全是将二人的优点全都遗传到了。随着她渐渐长大,便开始有人向李家求亲,李白连听都不听,就将说亲事的人统统赶了出去,敢打他女儿的注意,绝对不可能。

&ep;&ep;后来被许萱说了一通,他们二人年纪越来越大,总不能剩下女儿独自一人活在这个世上,没有人照顾该多可怜。李白这才大发了慈悲,勉强看那些年轻后生一眼,却也是挑肥拣瘦,一个都看不上。

&ep;&ep;年纪越来越大,儿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