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儿进宫本就有事而来,我万不敢让苏麻喇姑等人多等,又匆匆的寒暄了几句,便跟着小太监进了天心庵。

院子里还是先前的模样,安静清幽,同皇宫内院相比根本就是两重天。

我在堂屋走了一圈也不见半个人影,只听得院里有悠悠琴声传来。

我循声而去,才见抚琴之人隐在竹林之后。

“您好兴致,今儿不用陪太子读书吗?”我悄悄摸到张廷玉背后,本想吓他一跳,可,他端坐于前,气定神闲,仿佛早就知道院子里多了一个人。

“我在等韶璎妹妹你呀!”他并没有停手,琴声如流水般,自他指尖潺潺而出,院子顷刻被填满。“大姑姑一早便随皇上出宫礼佛去了,你尚不知道?”

“自是不知的。否则我也不会在这儿了呀!”我轻步绕到他面前,在小椅上和他面对面坐下。“倒也无妨!我本就是来看温恪格格的,既然姑姑不在宫中,那我直接去温恪格格的院子好了。”我朝他调皮的眨了眨眼睛,巧笑倩兮。

他抬眼看着我,还是一贯的温和潇洒,不着痕迹的笑着。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观察他。说真心话,他确实生的好看极了。长长的扇睫挡住了一双如山泉般清明灵动的眸子,高高的鼻梁,一如他给人的第一印象一般,有着文人一贯的耿直风骨,一对剑眉又让他整个人增添了不少的精明与干练。如此一个才貌出众的人,成为当朝首府,想来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小丫头,看什么呢?”他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却已没有半点闪躲之意,脸上的笑意反而越发深邃,连眼底都带上了一抹温柔的喜色。“看了那么多年,还没瞧够吗?”

他这么一说,我顿时脸上滚烫起来,不好意思的背过身去,不再看他。真不明白,张廷玉明明一介大儒,怎么能说出这般不害臊的话?“您说什么呢?都是考上进士要去外面放官的人了,说话竟然还这么不着调。”

琴声戛然而止,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发自心底的笑声。我窘迫不已,巴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一想到自己刚才的那副花痴嘴脸,我就臊得慌。

“不和你说了,我上温恪格格那儿去!您呀??跟这儿,接茬儿笑吧,哼……”我脚底抹油,扭头冲他摆了个鬼脸,羞怯的低头就跑。

“十三格格昨个儿就陪着太后娘娘和德妃娘娘去小汤山行宫了,这会儿还没回来。”他优雅的起身,反手抓住了准备开溜的我,脸上的温和不减半分,这倒让我越发觉得不好意思起来。“许久都没听你抚琴了,今儿这天儿不错,就《姑苏行》吧,你说呢?”

我被他顺手推到桌前坐下,而他自己则坐在了我刚刚坐的椅子上。手握折扇悠闲自得,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可,我哪儿会什么古琴啊?这下可死定了,我这个“冒牌”的兆佳韶璎非漏馅儿不可!

我苦着一张比苦瓜还难看的脸,动也不动,只是呆呆的瞪着面前早上的那把古琴。

他似乎觉察到了我的窘境,轻轻阖上手里的折扇,轻扬眉,淡淡的问:“怎么?不记得?不是年前才教过的吗?这么几个月就不记得了?”

我使劲儿把眉毛往一块儿拧,苦闷的摇摇头,“是不记得了!要说琵琶,我或许还记得些,这古琴……真……唉……”我幽幽舒了口气,却不想泄露了天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