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各种生意更加火爆。民族传统,到了年底,一定要买上几样平日里舍不得买的东西,或者是肉食、或者是新衣物、或者是胭脂水粉。就连杨白劳都要给喜儿扯上几尺红头绳。

玖安镇以肉眼看得到的速度飞速发展,人口越来越多,房子、道路日新月异,商铺一家接一家的开张,工厂通宵达旦的生产,人们辛苦但干劲十足。

整个玖安镇读书人不多,只有些识字的掌柜之类的务实之人,因此受传统桎梏影响不深。加上当家人朱顺明这个bug一直按照自己的思维想法来规划玖安镇的基建、人文、上层建筑、经济结构等,因此整个玖安镇迥异于大明其他地方,呈现出一股青春活力。

商人、伙计、工人、农民……一个个抬头挺胸,充实而信心满满的过着每一天。就连以往被人看不起的性从业者都能抬起头来。

她们需要从业资格证才能干这行,还需要定期检查。在朱顺明的想法中,这个规定有些强人所难,可能很多从业者会抵触。

实际情况大出朱顺明的意外。从业者们积极主动前去办理从业资格证,检查得比规定日期还要频繁。

有了从业资格证,从业者们就是被社会承认的一员,有了她们梦寐以求的社会地位。虽然这个地位在世俗的眼里有些低贱,但至少官方承认了她们的地位,看到了她们对社会的付出和贡献。

玖安镇日渐繁华,朱顺明却看到了发展的瓶颈——交通。

道路不畅是一方面。

大明朝的道路,只有官道还算平坦。在玖安镇这种小地方,有条羊肠小道就不错了,不要奢谈什么三合土硬路、石板街道。

运输工具运输能力不够。马车、牛车不多,大部分货物运输靠挑夫人力挑运。虽然提供了工作岗位,但效率实在太低。

三是安。别看湖广好像没有大的流寇反贼,但大明的天下哪里没有强人?随便冒出一伙强人,劫持杀害几个挑夫,立刻弄得人心惶惶。

朱顺明决定抽调人马,成立镖局——顺风镖局。这是个军方机构,但对外营业,提供车辆运输、安保、快递等业务。

在朱顺明的构想中,顺风镖局是玖安镇对外的触角,是经济扩张的排头兵,是政治影响的先锋,是情报搜集的重要来源。因此朱顺明对这件事情十分重视。

顺风镖局由刘文秀的第二千户所和石磊的军情司共同抽调人员组成。

第二千户所抽调百户周舟为顺风镖局的局长。

周舟上任伊始,整合人力物力,前往城步县城以东的茅坪镇设立衙门。

没错,就是茅坪,朱顺明大队人马从赧水下船的那个码头。

随着玖安镇的蓬勃发展,货物进出量日渐加大,水运码头茅坪镇也日渐繁华。

尤其是从宝庆府运来的棉布、棉花、瓷器、食盐、建材等物资,更是在茅坪镇集结,人挑车运前往玖安镇。

路上商人川流不息,大量财富不断流转,眼红的人自然大把。横一根木杆收费的、蒙面抢劫的、公然收保护费的……人人都看上了这块肥肉。

有不少商人告到玖安镇衙门,朱顺明自然不能置之不理。一个带有执法性质、物流性质、情报搜集性质、军事性质的怪胎——顺风镖局,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了。

周舟二十来岁,流浪好几年,都不知道自己祖籍是哪。能够在陕西这片地面上流浪几年,还活蹦乱跳身体健康,还能够在西乡通过朱顺明的征兵测试,可见他自有生存之道。

周舟对朱顺明感恩戴德。自从加入了朱顺明的队伍,他终于可以吃饱穿暖,终于可以放心的安睡,而不用担心睡着了会不知不觉成为别人的果腹之物。

周舟的保命之道入了朱顺明的眼。朱顺明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不同。他并不认为只有勇敢无畏的战士才是好战士,会动脑筋能保命的战士同样是好儿郎。

刘文秀不喜欢有点圆滑的周舟,一度想将周舟踢出他的队伍。但周舟在每一场战斗中都存活了下来,而且屡有战功。

累积军功,加上朱顺明扩军,周舟居然升到了百户的职位。一个被直接上司厌恶的家伙,居然不得不升他的职,可见他实在有独特的能力。

当然,这也跟刘文秀的正直、坚持原则有直接的关系。

新官上任三把火。周舟的第一把火烧向群众最关心也最深恶痛绝的马路三乱。

………………

“前方一里处是城步钞关,请减速慢行。”几个大牌子树立在马路两侧,十分显眼。

距离城步县城两三里处,一根长竹竿横卧在马路中间,路上停了有七八辆大车,十几个挑着担子的挑夫。路旁一间茅草房,一堆人围着,吵吵闹闹不可开交。

“再不交钱,尔等货物部充公,人都抓进大牢,让我姐夫打烂尔等屁股,充军发配到岭南。”田宝儿叫嚣道。

商人十分不忿。后头有人嘟囔道:“什么姐夫,不就是有两个姐姐给**鸡(胡县令)通房。现在是朱魔王的天下,小心朱魔王拿尔等黑心下酒……”

玖安镇待久了,商人自然有了底气,再不像以前那样好欺压。就连挑夫遇到不平事,都敢据理力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