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傅知意回府之后,赵明珠的日子过得飞快。

趁着那顾阮还未搬来之前,她也进过一次宫,但只换来了父皇的嘘寒问暖,半句没提此事。反倒是那个与她关系还算不错的高惠妃私下里劝慰了她几句,临走前还不忘祝她早日生下儿女。

也不知是盼着她好,还是干脆的想要气死她。

而汴京城一连下了六七天的大雨,也终于在顾阮进府前两天停了。

当澜澜将那忠武郡王府送来的帖子拿过来时,赵明珠还在西院盯着涯泉枪出神,目光掠过枪身上的纹路,似乎能从这杆伤人无数的利器上依稀看出主人的心性模样。

澜澜心底还是畏惧着那东西的,隔着几步远便将帖子递了上去,“忠武郡王府给王妃办生辰,世子下了帖子给驸马。”

帖子是下给傅知意的,于情于理都是傅知意自己的事,但他们公主府的规矩是夫妻一体,今日傅知意不在,拿给公主也是一样的。

只是从前没听说驸马与忠武郡王府有什么来往,就算他们府上想要攀附这边,也该递帖子给宝和公主而非驸马啊。

“你说这是世子派人送来的请帖?”赵明珠心下困惑,伸手拿了帖子过来看了看,“驸马认识那忠武郡王世子吗?”

她与傅知意相识十余年,对丈夫的事情了如指掌,怎么不知道对方何时与忠武郡王家的世子交好了?

说得直白些,他瞧得上徐宇吗?

澜澜摇了摇头,“刚刚问过驸马身边的人了,说是只在进京的时候有过一面之缘,而且是那忠武郡王世子主动上前攀谈的。”

虽说傅知意的爵位只是个开国侯,但他的妻子却是这大魏最受宠爱的宝和公主,单单驸马爷这个身份,就足以让他高他人一等,就连那些不受宠的皇子都要让他几分。换句话说,遍寻这汴京城,除了皇帝和宝和公主之外,还没人能在他面前耀武扬威呢,谁见了他,都难免要客客气气,甚至巴结奉承。

忠武郡王世子主动过来攀附也不是什么稀奇事,赵明珠听后不过是“嗯”了一声,便没再理会。

傅知意一向是不会理会这些请帖邀约的,也没人敢说三道四。

但澜澜捧着那请帖站了一会儿,却仍没有将其拿走的意思。赵明珠忍不住又回头看她一眼,“怎么了?”

“奴婢听说这寿宴也邀请了京中许多公侯大臣家的姑娘过去,与其说是办寿,不如说是郡王妃给自己相看儿媳。”说着,澜澜忍不住笑笑,“届时那郡王府一定热闹非凡,比搭台子看戏都有趣多了,您不想出去散散心吗?”

后院的女人们不凑在一起还罢,若是凑在了一起,两人明褒暗贬,三人争奇斗艳,四人勾心斗角,看他们玩心眼可比那些干巴巴的戏文精彩多了。

“何况,您上次称赞过的那个蒋姑娘也接到了帖子。”澜澜又说起了一件足以勾起主子兴致的事。

蒋姑娘单名一个元字,是户部蒋庆大人膝下的嫡女,虽然比不得公侯家的小姐尊贵,身份却也不低了,足以嫁进郡王府当个正妻。赵明珠曾在自己的生辰宴上见过对方一次,那时只觉得这姑娘的性子比其他女子都清冷了一些,但不卑不亢,谈吐不凡。两人在席间聊了几句,甚是投缘,事后赵明珠本想与其交个朋友,可惜对方似乎体弱多病不常见人,自那日起再未在什么宴席上露过面,她便也渐渐断了心思。

如今既有热闹看,又能再见到那个很是投缘的蒋姑娘,赵明珠思量片刻,便点了点头。

大魏民风开放,也没那么多避讳,男女成婚前在家人陪伴下远远见上一面是常事。可光明正大领着女儿上门给人相看去,遍寻整个汴京城,也没哪个人家能舍下这脸面。所以这忠武郡王府的寿宴也邀请了许多已经成婚的公侯夫人们,稍稍遮掩下这寿宴的目的,以免那些受邀而来的姑娘们尴尬。只是郡王妃自认高攀不起宝和公主,也心知公主瞧不上这样的场合,便连帖子都没敢递。以至于赵明珠带着婢女们登门的时候,手里握着的还是世子私下里发给傅知意的那一张。

而当公主登门的消息传到郡王府的主子们耳里时,莫说是徐宇与郡王妃了,就连忠武郡王都被吓得抛下了宾客,亲自至门前迎接那大魏朝唯一的金枝玉叶。

赵明珠愿凑热闹,却不愿与这些公侯们打交道,不过是寒暄了几句,便说自己想一个人在园子里逛逛,让郡王府的人都回席上招待宾客。

忠武郡王哪敢放任这祖宗不管,却碍于那姑娘脸上已经露出了不耐之色,这才忙不迭地退下。

他一走,赵明珠心里也轻松不少,不再端着个脸色,而是好奇地打量起这园子里的姑娘小姐们。虽说本朝民风开放,但在赴宴时,未成婚的男女们也不会凑在一起说话。眼下女孩子们都在围廊和凉亭这边,隔着两座假山才是那些王侯少年们吃酒谈天的地方。

赵明珠选了个避风的地方坐下,眼看着那些姑娘投向这边目光里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