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您说什么?凭什么让我去道歉,我不去。

陆初嫣瞪大了一双红肿的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母亲在说什么。

“老三媳妇儿,你说什么呢!咱们家的嫣姐儿和韵姐儿被坏了名声,反倒要找她道歉。你还是孩子的亲娘吗?”老太太也怒不可遏地质问儿媳。

婆母质问,女儿哭号,弄得孙氏一个头两个大。

真要把上官颜得罪狠了,她儿子女儿的婚事可…"娘!这…孙氏跺了跺脚,附在老太太耳边说了几句。

老太太听完,浑身一哆嗦。

这事和孙子有关!

陆老太太是老侯爷续弦,安平侯府孙辈三个,陆承栩和陆承渊都是二爷安平侯的儿子,只有三爷的儿子陆承松是老太太亲孙子。

陆老太太这人,虽然偏疼楚韵,但只要这事关乎到宝贝孙子的前途,谁说都没用。

“嫣姐儿,韵姐儿,听老三媳妇的话,回头去找将军夫人赔个不是!”老太太也不管两个小的正哭得梨花带雨,一拍板就决定了。

"祖母!凭什么!"陆初嫣不服。

“不去就让你跪祠堂不吃饭。好了,别吵了,快把你那一身臭味洗了去,闻着头晕。”

老太太做了决定,无视孙女儿和外孙女儿的想法,一步便跨出房门,只留了个背影给她们看。

和宝贝孙子前途相关的事,谁劝都不好使。

安国公府。

黄叶夕阳,池塘锦鲤,小院一片温柔秋光。

上官菱和她的女先生坐在自己小院的亭台之中。小亭六角飞檐之下,两人对坐,面前各摆了一张琴。

如同珠落玉盘般的琴音自上官菱的指尖流泻,配着小院中的绝佳景色,听得她身边的丫鬟如痴如醉,眼中尽是对自家小姐的崇拜之意。

但一曲毕,上官菱的娇俏可人的小脸上,却有些不满意。

“王先生,我这首曲子已经练了很久了,怎么迟迟没有起色。"上官菱小嘴一撅,语气不满。

女先生王贞云温柔娴静的脸。上是满满的耐心。

“二小姐,学琴棋书画,是为陶冶情操,需要付出十足的耐心,不可急功近利。

上官菱小脸一红,娇羞道:“我知道,可明月女学的琴艺考核将近,我自然不想落在别人后头。

王贞云语气和缓:“二小姐上进自然是好事,只是,小姐年纪尚小,有这般琴艺,已经很难得了。我记得,安平侯府的楚韵姑娘,在小姐这么大的时候,尚且没有这么好的琴艺。只是,冰冻千尺,非一日之寒王贞云谆谆教诲,上官菱低了头,虚心听受教导。

“这首高山流水,我为小姐示范一番吧。

王贞云正欲抬手抚琴,突然有一个小丫鬟到上官菱近前,趴在上官菱耳边说了什么。

“小姐,我听说,大小姐从外面请了个人指点你弹琴。’

这小丫鬟天生嗓门大,纵然竭力克制,王贞云却仍然听到了。

从外面请了。个…

王贞云娴静的面容上产生了微微的扭曲慌乱。

大小姐,难道是觉得她琴艺不佳,不足以指点二小姐,所以想辞退她?

上官菱也看出了王贞云表情不对,产生了点疑惑。

王先生是怎么了?平时都很淡然的,今日怎么情绪这么激动?

但是上官菱并未多想。和王先生学了这么久的琴,她对王先生,已是崇拜之极,根本容不得任何人替代王先生。

她小嘴一撇:“我才不要别人教我,我只要王先生您教我。

而另一边,上官颜带着云锦宁进入了安国公府。

“我带你去看看允哥儿吧。"上官颜想起儿子差点被拐走这件事,也是一阵后怕,“要不是你,他恐怕就给人害了。

路过某个院落,一阵轻灵琴音传来。

云锦宁听到,皱了皱眉。

古曲,高山流水。

但以娴熟技巧来看,弹琴之人显然是下过苦功。

然而,这曲子的意境,却差的太远。

这首曲子,讲的是古时的某个琴师,月夜之中,感慨万千,便在这无人的空旷之处,酣畅淋漓地抚了一曲。

但不料,此处不止他一人,还有一名樵夫,无意中听了琴师抚琴,盛赞妙绝。

琴师弹起高亢的调子,樵夫便知,这琴曲赞的是巍峨高山;调子逐渐流畅,樵夫便知,这曲赏的奔涌流水。

整首曲调,本应表达出无人理解的寂寥,和得遇知己的酣畅淋漓。

但此人弹得,倒像是一个女子孤芳自赏,期盼如意郎君的闺中情思。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如此曲解曲意,甚至比空有技巧毫无意境还糟糕。

尽管云锦宁表情并不明显,但上官颜还是看出了云锦宁对这琴曲的不满。

“云小姐也精通琴道?"上官颜问道。

“万万不敢说精通,只是学了些时日,有些了解。难道夫人也是?”云锦宁谦虚道。

上官颜大笑摆手:“不是,我从小就对这些东西敬而远之,比起才艺女红,更喜欢舞刀弄剑,对琴道更是一窍不通。

云锦宁淡笑。

这将军夫人可真是真实得可爱。时下京城,女子以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