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诗人臧克家曾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作过一首朗朗上口的,家喻户晓的一首诗词,《有的人》。

在这首诗中,诗人并没有用那些过于华丽肤浅的词藻来进行一种过度的修饰和描写,而是以极高度浓缩的,简洁的语言贯穿了整首诗篇的始末。

是叫人浅显易懂的,能够快速明了的,可是,只要再那么逐字逐句的品读过后,再那么仔细一琢磨之下,便能够使人发觉在那些质朴的文字下暗藏着别有一番的奥秘,是能够不禁引发起人的深思考究起来的。

其中,有一句话是最为人所熟悉的,广为流传着的——

“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在这短短的四句话,有且仅有的十九个字数里,却是提到了两次“活”,两次“死”。

可偏偏,这每句话里的“活”和“死”都是有着不同的含义的。

例如,首先出现的一个“活”字,他的意思是指人的肉体尚且还活着,可也仅仅就是如此了,只不过是能够呼吸,能够行走罢了,是并无他用了。

而在他后面的那另一个“活”字,却是说,虽然人的肉体已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可是人的精神却并不会因此而消失的,是用一种超越了肉体的方式而存在着。

再说其“死”的意思。

在诗句中,第一个“死”说的是,人的肉体还是有温度的,能被世上所有人都看到,能被其触摸到的。但同时,却是缺少了自身的灵魂的,是不够完整的,就像是“行尸走肉”的那般,一副“半人半鬼”的样子。

而第二个“死”字却与之相反,他真就只是没有了呼吸,人体已经死亡的,被火花或是被土葬的直观意思,是并没有其他特殊的意义了。

“活”和“死”,这两个字的比划数并不算多,也不难写,又是极好认的,就连表面上的意思也是一看就知的。

可诗人臧克家却是由这两个字,解析出了四中不同的理解。

在他的笔下,“活”和“死”不再仅仅是一种相对立的关系,同时,也有了一种统一的密切联系。

这个看似深奥,又难以理解的现实问题,倒是在人世间的芸芸众生之中,在某一部分人的身上有了明显的体现。

他们一直浑浑噩噩的,在似梦似醒的存在下,把这“活”和“死”巧妙的,紧紧的捆绑结合在一起,融于自己的血液和生命里。

他们是“活”的,更是“死”的。

而女孩,便是这其中之一的人。

女孩是始终都不是很明白的,自己到底算是“活”,还是,“死”;又究竟算是哪一种“活”,或者是,哪一种“死”。

就用其他们最表面的来说。

人若是想要“活”着,那就必须得吃饭,最起码是能够维持着自己的躯体的一种粗在的。

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有力气,让自己拥有足够的能量;这才能够使自己有充分呼吸的能力,还有,心脏、脉搏跳动的必须。

这都是人一切“活”着的根本需求。

正如《礼记·礼运》中记载着的孔子的一句话来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嫣”。

食欲和男女情爱,是人最大的欲望,也是人的一种天性和本性。

男女情爱尚且不谈,可这食欲,女孩是彻底割弃了。

女孩现在是放弃了吃食,也就是意味着舍弃了自己的欲望,舍弃了自己的天性。

女孩没了本性,又丢掉了自己赖以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媒介,这不就是违背了天理吗?

那这样,女孩还算是“活”吗?

女孩自从减肥以来,慢慢的开始不吃饭,不吃主食,甚至到最后变成能够吃下的几乎是没有多少的,她从控制自己不去吃饭,直到现在完完全全的去抑制了自己对于食物的欲望,对于食物的渴求。这本就是自己人体的本能,可女孩如今却还是再压制着这种本能她不让自己吃饭,不愿意让自己吃下任何的东西,她情愿挨饿,情愿去遭受这一切源于对抗自己的本能而带来的痛苦。

女孩只愿意“活”在自己的体重之中,“活”在那一个又一个的冰冷的数字之中。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让女孩吃下东西的,再也不是自己的欲望了,再也不是自己对于生存的渴求了,再也不是自己身体的本能了,她吃下任何东西,都是因为她的体重,体重涨了就不吃,体重减了,也还是不吃,因为,女孩想要自己更轻,更“瘦”。

有的时候,就是连女孩自己也开始逐渐发现自己心理是有些不正常了,但她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副模样,似乎就是从她减肥以来,慢慢地,逐渐的,逐步逐步的就变成了这样。

她有的时候甚至还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死去了,她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活”成这副模样,每个人似乎都是因为不想死去而活着,唯独只有女孩,是因为想要变“瘦”而活着,她有的时候觉得,自己死了也无所谓,反而还能够减轻自己的痛苦。

女孩想着,如果自己不存在了,那么,她也就不会执着于她的体重了,她也不会成天想着要让自己怎么变“瘦”了。她甚至可以不用每天都活在痛苦之中了,她不用每天都强迫着自己挨饿,强迫着自己不去吃下任何的东西,强迫着自己即使再饿,也就只能喝下一两口的水来冲击。

女孩就是着么想着,她有时候也会被自己的这种想法给吓一跳,她在不知不觉中居然都已经丧失了最起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