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莺飞草长,杨柳抽出嫩芽,京城披上一层养眼的绿装,万物生机勃勃。

庆辉帝体内的余毒难以清除,脉息比以前更加沉重,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简御医不止一次劝说过,倘若他就此不问朝政,静心调养,还可以多续两三年寿命,否则性命堪忧。

因此,庆辉帝除了撒手不干,别无选择。

国不可一日无君,庆辉帝决定退居太上皇,传位于太子连千翊。

钦天监奉命算了一个上好吉日,依照祖制,新帝登基大典与封后大典在同一天进行,举国欢庆。

登基封后的日子如期而至,天还没亮,苏晴就起床梳妆打扮,在宫女的服侍下,里三层外三层地穿上封后的衣服。

华艳的大红翟衣,曳地的织锦镂金长裙,纹饰繁复精致,花纹富丽华美。秀发挽成云髻,头上顶着一个金灿灿的凤鸟金步摇冠,两边垂下长长的金玉流苏,珠光璀璨,雍容大气,只要步子一动,步摇上的金叶子和流苏就会随之颤动。

衣衫华丽,环佩玎珰,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做行走中的家中有矿。

“奴婢参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秋万福。”芷兰领着一屋子的婢女伏首三拜,齐声恭贺。

苏晴噗嗤笑出声,“大典开没开始呢,现在称呼我为皇后娘娘,是不是早了点?”

芷兰笑容灿烂,清秀的鹅蛋脸上洋溢着喜气:“封后大典就在今日,先叫几声皇后娘娘让你适应一下,也让我们乐一乐。”

苏晴伸指轻轻点了一下她的脑门,“就你嘴会说。等大典结束了,你去库房挑点好东西,都有赏。”

“奴婢谢过皇后娘娘赏赐。”

芷兰转头看向檀木桌上的铜漏,提醒道:“吉时快要到了,您快上车吧。”

蓝天白云,风和日丽,温煦的春风吹拂着宫门上悬挂的红色绣球。

皇后的銮驾踏着御道,缓缓驶入东华门。

苏晴坐在镶金嵌宝的马车里,不时透过珠帘往外张望,觉得新奇又好玩。

她好像在参加一场大型的民俗表演。

銮驾抵达勤政殿门口,苏晴搭着芷兰的手下了马车,轻移莲步进入殿内。

连齐、庆辉帝、太后和礼部礼官都已到齐,一同等待即将到来的、威严神圣的时刻。

不一会儿,奉天阁鸣起钟鼓,吉时已到,庆辉帝将玉玺授予连齐,好似卸下千斤重担一样舒了口气,“太子连千翊,人品贵重,资质丰粹,著继朕登基,谨于今时祗告天地,即皇帝位。翊儿,朕将皇位交予你,一定要尽你所能守护大宁朝的江山,千秋万代,繁荣兴旺,长盛不衰。”

连齐双手接过装着玉玺的金丝楠木盒子,朗声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儿臣一定做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

太后手捧皇后金印和册宝,站在龙案前面,引礼女官引着苏晴行三跪三拜大礼。

册立皇后礼成,连齐牵起苏晴的手,拢在自己的掌心里,牵着她向殿外走去。四下寂静,连裙摆拂过金砖地面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雍和殿外的玉阶之下,跪满了文武百官。

苏晴站在连齐的身侧,俯瞰巍峨的皇城,仿佛立在云巅之上,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连齐穿着一身玄色十二章衮服,头戴九旒连珠平天冕冠,衣袖上精工绣制的五爪金龙腾云欲飞。

他身姿英挺,面容俊朗,比日光还要耀眼夺目。

他是顺承天命的帝王,也是与她携手一生的男人。

宽阔的广场上,群臣纷纷叩首,齐声高呼,敬贺之声直冲云霄:“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拜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连齐缓缓抬起手,淡然开口,年轻帝王的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很有穿透力,响彻在广场上空,“众卿平身。”

“臣等谢陛下隆恩。”

大典的礼仪繁琐复杂,折腾了一整天,总算完美落幕。

风息云静,淡月笼纱,今晚注定是一个美好的夜晚。

苏晴等宫人一走,立刻坐到床上,伸直双腿放松,仰面哀嚎:“这身衣服实在太重了,光是这顶凤冠就有十几斤,压得我脖子好酸哦。”

“我帮你取下来。”连齐的手摸上苏晴的发髻,取下固定凤冠的发簪,慢慢将沉甸甸的凤冠摘了下来。

这顶凤冠做的华丽非凡,用的是赤金材质,上面嵌满稀世罕见的宝石珠玉,拿在手里,才知道有多重。

连齐将凤冠放在特制的匣子里,回来坐在苏晴的身后,轻柔地为她揉捏脖颈,“好点了吗?”

“嗯,好多了。”他的按摩手法娴熟精准,力道柔和,苏晴闭上眼睛享受,颇为感慨道,“真没想到你成了大宁朝的皇帝,而我成了皇后,这一切好像一场梦一样。”

连齐失笑,“什么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从始至终都在一起,我们一家三口永远不分离。”

“你说的对。”苏晴大喇喇笑了起来,肚子突然咕噜噜叫了一声,“我饿了,叫他们上点饭菜来吃。”

“好,你等一下。”

连齐起身去了外间,吩咐宫人去御膳房传菜,呈上几道苏晴爱吃的菜肴和果汁饮品,摆满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