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本无踪,只留石猴在观中”,传说白云观内,共有小石猴三只,若是诚心则有缘得见,摸摸它就能保佑人顺遂平安,长命百岁。

唐宁虽然出差去了,她这个穿越系统却一直在运转,时不时就派个任务!

一日舒宜还在睡懒觉,只听见系统提示:白云观平安符是完颜舒宜和十四阿哥胤禵的定情之物,请务必按流程执行任务。

所谓流程就是用平安符摸摸白云观那传说中的小石猴的脑袋。真是繁琐又耗神!

翌日,舒宜又来到了道观。

门口的小道上都认识她了,笑着说:“小施主又来了。”舒宜向他点头示意,抢在在一众人前头,冲进道观。

又找了半日光景,累的腰酸腿疼,她便坐在一棵大树下乘凉吃果子。

此时一位衣着华贵的夫人向这边走过来。

她着一身月牙白锦织镶了梅花边的长褂,外披一件镶裘对襟马褂,耳上一对珍珠尤为夺目,头上钗饰不多,却十分精致。身后还跟着丫鬟小厮,应该是位官宦人家的贵夫人。

“小姑娘,你好啊,我见你在观中寻了几日,可是在寻那小石猴。”她的声音温和有力,生的面若银盘黛眉杏目,一副端庄的贵夫人模样。

舒宜将果饼递给汀兰,福了身子道:“夫人好,我确是在寻找小石猴,想帮人祈福。”

“我也在寻这石猴为我儿子祈福。他出征西北,也不知何时能返京。”说到这里,她望向西北,眼里隐隐有担忧之色。

“您不必担心,好男儿志在四方,去疆场可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我看诗中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西北如此景象,有机会我也想去看看呢1

“你这个活泼开朗的性子我很是喜欢,你叫什么名字1她近前来问到。

“我叫舒宜,舒心的舒,宜室宜家的宜。”

她拉过舒宜的手道:“你我果然是有缘的,不如我们一同寻找吧。”

舒宜多少还是有点局促,面对人家的盛情也不好拒绝,只好点点头与她同行。

二人寻了一日,只找到一个石猴。出观的时候太阳已经落了半边,门口停着一辆朱轮四乘马车,金顶红帷,想着自己果真没有猜错,这至少是位亲王福晋了。

一个着蓝袍的俊朗少年从马上一跃而下,待他走近了舒宜才发现是曾在箭亭见过的九阿哥。

赶忙行礼,道了声:“九阿哥吉祥1

他没理会舒宜,径直拉过了那位夫人的手:“额娘,怎么今天这么晚才出来,天凉了,小心身体。”

额娘,那这位不是如今圣宠优渥的宜妃娘娘。舒宜福着身子,偷偷抬头看,道了声:“宜妃娘娘吉祥,臣女不知贵人,多有冒犯,请娘娘恕罪1

宜妃赶紧过来扶她:“无妨无妨,是我瞧着你可爱,你既认得我儿,是哪家的姑娘?”

“臣女阿玛是礼部侍郎完颜罗察,曾有幸曾在道保大人家见过九阿哥1

舒宜唯唯诺诺地回答,想着自己在宜妃娘娘面前上蹿下跳了一整天,这下丢人丢大了。

“明日我还要来的,巳时我们观门口见,怎么样?”

宜妃亲切的握着舒宜的手,生怕她明天不来了似的。

旁边的九阿哥神情复杂,也盯着舒宜看。这小丫头用了什么手段,竟让我额娘这么喜欢,晾着亲生儿子拉着别人家的姑娘说话。

“好啊,那明天我在观门口等着娘娘。”舒宜面上笑意盈盈,心里有苦说不出。

一阵寒暄过后,宜妃同九阿哥终于回宫去了,她这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爬上自家的小马车。

第二天,舒宜早早的起来了,总不能让宜妃娘娘等着,对于皇家来说,管你是高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是要自称奴才的。

今日找猴之旅颇不自在,因为九阿哥全程陪着宜妃娘娘。

他们观内又寻了许久,九阿哥略有不耐烦,便问都搜寻过哪些地方,细细分析起来。

最后带着她们走到观门口:“一只在中门已经找到,另一只虽是在雷祖庙却也在这白云观中轴线上,且是最后一座庙宇,那么我想,这没找到的一只一定也在中轴线上,不如我们在大门的牌坊附近找找,或许有收获。”

舒宜见他分析的很有道理,围着牌坊找了两圈,果然和宜妃娘娘在牌坊底座找到了最后一只石猴,欣喜非常,各自祈了福。

回去路上她又对着宜妃娘娘违心的称赞了九阿哥细心孝顺,智慧非常又生的俊,哄的宜妃娘娘让她坐上了马车,要送她回府。

宜妃娘娘向舒宜透露:九阿哥刚生下来时黑黑胖胖的,康熙爷很是嫌弃,一直长到三四岁才有变化,长成如今这般模样,她不知道念了多少阿弥陀佛。

九阿哥的眼神由不屑变为嫌弃,仿佛在看奸佞小人,他板着脸一副“如果你敢说出去,我定杀你全家的样子”,看得舒宜遍体生寒。

次日,舒宜终于得空和自己的小姐妹出去逛一逛,约上郭络罗府上的婉仪、纳兰府的玉姝扮成男装同去城东的酒肆喝酒。

三人正把酒言欢说着最近听到的八卦消息,不想有两个纨绔子弟,认出了她们是女孩子,竟然硬要拉着一同喝酒,玉姝直接把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