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待进正殿行礼后,以往胡太后对她也颇是和气,不过略说几句便让她去麟趾宫的,今日待她请安谢恩后却道,“听说你家长孙女颇有不凡之处,极类大长公主,今日怎么没带那孩子一道进宫,也让哀家瞧瞧。”胡太后这话,声音极是和煦,谢太太不敢抬头,已是半身冷汗。

&ep;&ep;在场命妇却还是得仔细想一想,得是记性好的才能想起谢家长孙女是哪个。如今听太后这话,机敏之人已是心下一凛,谢太太定一定神,却从容不迫道,“外臣之女,无宣无召,焉敢进宫。至于莫如类大长公主之语,臣妇在民间,也只听说过有女类姑的话,从未听过有女类外祖母的。如今有人这样说,臣妇亦当欢欣,只是她一个小孩子,再禁不得这般赞扬。今太后如是,想着以后恐怕太后耳边或再有此语,臣妇越发惶恐。”

&ep;&ep;胡太后微微一笑,不辩喜怒,“有何可惶恐的,要是那孩子类大长公主,也是好事。”

&ep;&ep;“昨日臣妇见家中庭院树上有一处鸟雀搭的巢,夜里风紧,今日晨起,那巢已不知去向。”谢太太深深俯身,不再说话。

&ep;&ep;胡太后淡淡,“谢夫人想得太多了。这些年,魏国夫人从不进宫,知道她还好,哀家就放心了。”对一畔的谢贵妃道,“你母亲既进宫,你们母女去你宫里说说话儿吧。”

&ep;&ep;谢贵妃柔声领命。

&ep;&ep;麟趾宫。

&ep;&ep;这里是谢贵妃的地盘儿,谢太太轻松不少。谢贵妃先请母亲坐了,宫人捧上香茶,母女两个一并喝着茶,各自问了好,谢贵妃方说起昨日赏赐之事,道,“近来有些上贡的锦缎,我瞧着不错,想着中秋将近,倒是好给家里人做衣裳穿,偏巧陛下听到了,一并赏赐下去。”谢贵妃也未料到这十来年,陛下突然要赏赐方氏。而且,再过几日就是中秋,赏在中秋,方不着眼,偏生陛下就这么不年不节的赏了,倒像特意赏赐似的。是的,陛下是特意赏赐方氏。所以,她也在思量,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昨日,又传出方氏所出亲女类大长公主的话来……总是有些缘故的,不是吗?

&ep;&ep;谢太太叹口气,“你嫂子喜好清静,陛下赏赐,莫如便代领了。要说聪明,莫如是有的,可要说她像大长公主,一个十岁的孩子,委实过誉。”

&ep;&ep;知母莫若女。谢贵妃垂眸,看来,这个孩子,不是寻常的出众。谢贵妃笑,“也是,世人皆爱以讹传讹,便是有一分聪明,待传到宫里来,也成了十分天才。”

&ep;&ep;谢太太笑,“是啊。”

&ep;&ep;谢贵妃笑,“眼瞅着二弟大婚的日子快到了,公主府离家并不远,我想着家里也有许多要预备的,不知可预备齐全了?”

&ep;&ep;“都妥当了。”

&ep;&ep;母女两个说着话,谢太太将给长子纳了一房良妾的事也告知了长女。谢贵妃便心里有数了,今日母亲进宫,谢贵妃实也有要事相商,她入宫多年,周围皆是心腹宫人,此事仍是避开宫人说的,谢贵妃道,“陛下似有再立新后之意。”

&ep;&ep;此一言,便将谢太太今日进宫时的种种担忧尽数压了下去。谢太太先是一喜,后是一忧,她凝眉思量片刻,道,“宜安公主为陛下爱女。”

&ep;&ep;“是啊。”谢贵妃轻声一叹,倘陛下有立她之意,如何会让谢柏尚主。可她已是贵妃,膝下又有皇子,如何能不为皇子谋?

&ep;&ep;谢太太道,“娘娘莫急,我回去与你父亲商议。”

&ep;&ep;谢贵妃一笑,“母亲放心,我原也不是急性子。这事……”说着不由一声轻叹。

&ep;&ep;谢太太劝道,“娘娘,三皇子年纪尚小,世间难道还有比让三皇子平安长大更重要的事么?”

&ep;&ep;谢贵妃面容微肃,“母亲放心,我必不会舍本逐末的。”

&ep;&ep;“好好抚育三皇子,一个有光辉的人,便如天上的太阳,即便有黑夜,也终能照耀万物。”谢太太自然盼着闺女外孙好,但,此时不是太祖时,太祖只太宗一子,非太宗不可。如今太宗而立之年,已有五子四女。最重要的是,太宗还年轻,以后会有更多的儿子,谢家可以为三皇子争一争,可前提是,三皇子值得人为他一争。便如谢莫如,谢家为什么愿意为谢莫如甘冒风险,无外乎谢莫如足够出众。

&ep;&ep;谢贵妃当局之人,难免失了往日分寸,如今经母亲劝慰提醒,立刻觉着灵台清明,雍容更胜往昔,谢太太见闺女已有所悟,方问,“太后那里怎么说?”宫中亦有胡昭仪承宠,只是胡昭仪出身胡氏旁枝,母家平平,于后宫也不大显眼,膝下亦无子嗣,这样的宫妃,若进为后位,也不怪闺女心下不服。

&ep;&ep;谢贵妃道,“太后近来时常召见胡氏女。”

&ep;&ep;原来如此。此事不亦在此处多言,娘家心下有数便好,谢贵妃召进宫人,吩咐小厨房做了母亲爱吃的小菜,中午留饭,母女俩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