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太子昭嘴角抽了抽,真是恨不得将他的嘴封住,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ep;&ep;“恕在下嘴馋,实在是想早一日吃到郎君的厨艺,这可是在下这些年来唯一的期望了。”

&ep;&ep;“等此战结束,孤亲自送先生回去!”太子昭笑眯眯地说。

&ep;&ep;他心里腹诽着:想比本太子更早回去吃唐越做的饭菜,美不死你!

&ep;&ep;号角声从城门口传来,紧接着战鼓声响,太子昭目光又一凝,沉声说:“他们来了。”

&ep;&ep;“从时间上算,来的应该只是轻骑兵,步兵不可能一日就从徐州赶回京都。”

&ep;&ep;“那正好!”太了昭跳上马背,带着人往城门处赶。

&ep;&ep;玄镜先生站在原地看了看这巍峨的王宫,朝太子昭留给自己的侍卫笑了笑,说:“那就有劳壮士陪在下到处走走了。”

&ep;&ep;城里人心惶惶,玄镜先生没有在街上乱走,而是有目的地去了几家大学馆,见了大学馆的人。

&ep;&ep;在城中,百姓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去阻挡南晋军,他们只要能活下来,并不在乎谁当家作主。

&ep;&ep;朝廷的官员虽然麻烦,但可以杀,一代天子一朝臣,若有反抗的大臣,杀鸡儆猴便可。

&ep;&ep;贵族重利,贪生怕死,可收买,可威逼,也不是什么障碍。

&ep;&ep;唯一麻烦的只有这城中的学子,他们爱国,讲道义,讲忠诚,他们手无缚击之力,却有嘴最是会说,有手最是能写,他们的心最是坚定,轻易不可动摇。

&ep;&ep;所以这些人才是城中反抗的中坚力量。

&ep;&ep;偏偏这部分人和官员不同,不能全部杀绝,否则这北越的天下想要坐得稳就没那么容易了。

&ep;&ep;天下士子乃是国家的精神支柱,这部分的人虽然手中没有权利,却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一旦他们全部反对南晋的侵略,南晋就算打败了北越的朝廷和军队,也很难在这里立足。

&ep;&ep;“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你们看南方帝王星已落,取而代之的是一颗更耀眼的明星,北越式微,气数已尽,这天下将会迈入另外一个新时代。”玄镜先生一派淡然地游说着学子们。

&ep;&ep;自然不缺忠君爱国,视死如归的学子,他们对南晋的侵入恨之入骨,言辞激愤,就是死也不可能接受南晋的统治。

&ep;&ep;“先生如此维护南晋,不知是何道理?四王子当初真是看走了眼!哼!”有人起身愤怒地吼道。

&ep;&ep;玄镜先生不急不慢地煮着茶,“四王子强行将在下掳至京都,在下为他出谋划策也是为了希望能扭转北越的命运,不过到底是人力不可抗天,天下大势又岂是在下一已之力就能扭转的?南晋太子乃是霸主现世,这天下最终还是要归入他的手中的,也只有他一统天下,这天下的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ep;&ep;星象一说玄之又玄,但学子们多数是信这个的,何况他们当中部分人也学过这门技艺,自然能看出玄镜先生所言非虚。

&ep;&ep;“先生说的是没错,可要让我们背弃北越投靠南晋,岂不是要让我们背信弃义,做个墙头草?”

&ep;&ep;玄镜先生摇摇头,冷静地说:“我们生来不应该有国界之分,大家努力求这为的是什么?难道是为了北越王或者南晋王吗?不,大家是为了这天下的百姓能过的更好,为了让朝廷更加清明,君主更加仁道,即使这北越易主,大家的心意难道就会变吗?”

&ep;&ep;“可南晋占领北越后,又岂会放过我们这些人?”

&ep;&ep;玄镜先生好笑地摇头,“错上加错,朝廷正是缺人之际,大家正是大展雄图的好机会,又怎么会赶尽杀绝?”

&ep;&ep;“正是正是……”

&ep;&ep;第258章一泻千里

&ep;&ep;“杀……”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从城门处传进北越京都,百姓们将门窗紧闭,时时刻刻求神拜佛,希望战争能早些结束。

&ep;&ep;“听说南晋都是些蛮夷子,杀人不眨眼,赶紧求菩萨保佑能将他们赶出去!”一户人家里,女主人双手合十,默念了几句阿弥陀佛。

&ep;&ep;她家的小儿子反驳道:“母亲别道听途说,南晋民风淳朴,官员清廉,又有南晋太子这般智勇双全的人物,还有太子妃那般德才兼备的神仙人物,怎么会是蛮夷?

&ep;&ep;何况这些年南晋兴教育,重农工,也大大提高了商人的地位,只要有一技之长都能得到朝廷的重视,也打破了贵族才能做官的传统,不知比北越强多少倍。”

&ep;&ep;“真是如此?”

&ep;&ep;“是否如此并非孩儿说了算的,母亲为何不等战争结束后再用眼睛去看?若是北越赢了,孩儿说的是真是假有何关系?”

&ep;&e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