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这两样作为基本,军队的秩序就难以维持。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可解一时之困,却不能一直让士卒替你卖命作战,只能允许他们就地补充给养。

就地补充给养,则要给各级军官放权,允许士卒抢掠地方。

抢红眼了,抢习惯了,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如此一来,本是由于爱惜百姓而不收取赋税的政策,最后造成的恶果又都回到百姓头上。

相较正常收取赋税,这种兵过如匪的影响更甚。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赋税饷银体系,来改变现有这种就地补充饷粮的奇葩状况。

以定月粮饷佐以严格的军纪,加以管束,将这些大顺老本转变成正规军不难。

问题的关键是,李自成在去年襄阳建政的时候为了迎合民心,宣布大顺占领区内三年免征。

这个政策当时看来是好的,但一经下达,更促成如今大顺军没有定月粮饷的境况。

从占领区内征收粮饷,就打破了三年免征的承诺,若不征收粮饷,便没有一个固定的粮饷来源。

在入京后,李自成其实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有些改变的苗头,开始拉拢缙绅和前明官员。

并且在今年四月初八,下令停止大顺境内的追赃助饷行动,将被押官僚缙绅无论完赃与否一律释放。

只不过,这个苗头在北京才刚刚开始,就被清军入关生生打断进程。

然后便是一路被追着跑回西北,占领区内风起云涌,争相反叛,再没时间去考虑什么赋税饷银体系。

默许裹挟妇女随军,也是李自成无法满足士卒粮饷,睁只眼闭只眼的无奈之举。

想要严整军纪,这道坎是过不去的。

李自成的措施是一回事,在李自敬看来,自己的队伍就应该有正规军的样子。

既然已经建立大顺,就不应该再以流寇自视。

找个稳定的基地建立起赋税饷银制度还是其次,最为主要的,是把班底先培养起来。

有一支听话的精兵,万事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