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被徐图救起后,接连发了三天高烧,一直昏昏噩噩,嘴里还说一些‘拯救大明’、‘一国两制’、“阉党必灭”之类的胡话。

张开心用毛巾擦拭着杨乐的脸庞,小心地伺候着。

“水……”杨乐慢慢地睁开眼睛。

“水来了。小心点儿啊,别烫着了。”王洋急忙端了一碗温水过来。张开心接过去,一勺一勺给杨乐喂了下去。

“大人醒了吗?”许聪闻讯,急匆匆从厨房跑进屋里。

“嗯!终于醒了!”张开心喜上眉梢,看到许聪手里拿的两馒头,埋怨道:“大人刚醒,吃不了硬食,去,換碗粥来喝。”

“好嘞!”许聪答应一声,跑进了厨房。

三个人又是好生一阵忙活。

杨乐听着三人的言语,心头一阵温暖。接着他伸手入怀,摸了摸身上的那块玉佩,暗自叹息了一声,他跟高迎祥的误会怕是很难说清了,只能等以后慢慢化解了。

……

杨乐醒来的消息迅速传开,榆林镇大小官员都到武库前来拜访,就连张清远和杨嗣昌都来亲**问过。

武库的门槛几乎被踏破。只因为杨乐再立一功。

就在杨乐晕倒的那天,陕西御史张宸极连夜上书朝廷:“孤山总兵曹文诏谋划得当,榆林府台张清远亲率大明兵勇伏击,武库司杨乐深入虎穴,引贼入瓮,合力击杀贼寇数十人,陕西贼寇一夜间已被消灭殆尽。”

捷报入宫,龙颜大喜。

于是,京城来人了。

艳阳高照,北城门外忽然出现一支长长的队伍,近百名全身戎装、佩着腰刀的大明禁军,护送着一辆漆得铠亮的马车驶进了榆林城。

清一色的高大骏马,马鞍华美,马上的卫士身上的盔甲比起边军的不知道要精美多少倍。

马车进了城一步不停,直奔武库司而去。

武库内,杨乐正在和张清远喝茶聊天。打听一些关于京城的消息。

“杨大人,你可真是我的福将啊~”张清远喝了一口香茶,品咂着感叹道。

“福将不敢当,卑职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劳!”杨乐表面上表着忠诚,但他的内心在张清远利用他伏击高迎祥的那一夜之后,已经对这些官僚失去了最根本的信任。

张清远赞许的点了点头,笑道:“我的调令已经下来了,杭州盐运使兼浙江漕运督御史!”

“恭喜大人了。”杨乐抱拳恭喜。

“呵呵,要不是你的调令也下来了,我还真想带着你一块去。”张清远遗憾的说道。

“我的调令?”杨乐诧异。

“当然,你剿匪有功,皇上要调你去京城了!恭喜啊,杨大人!”张清远笑呵呵的说道。

“报,禀报大人,京城特使王公公已经到了!”一位兵勇急匆匆过来禀报。

张清远和杨乐匆匆迎出门去,只见前方一辆马车沿着官道缓缓而来,两旁各有八匹神骏的战马护持,马上端坐的骑士顶盔挂甲,模样看起来十分威武。

马车行至武库衙门面前停下,轿帘儿一掀,里边哈着腰走出一个太监,五十多岁,胖乎乎的圆脸,一身标准的太监服饰,手里拿着一把白色拂尘。

待看清来人的面貌后,杨乐失声道:“王公公?”

那人正是在醉仙楼与杨乐有着一面之缘的王体乾,他下了马车,笑容可掬地对杨乐道:“杨大人,咱家和你还真是有缘呐,还不到一个月,咱们又见面了。”

张清远也给王公公请了安,很识趣地推托有事就先行离开了。

杨乐赶紧把王公公让进大堂,护卫王公公的十六名武士也步入大厅,迅速分站两侧,手按腰刀,目不斜视。

王体乾走到大厅正中,回过身来,从怀里拿出一卷圣旨,脸色一整,高声道:“榆林镇武库司杨乐接旨~!”

“臣……接旨!”杨乐学着电视上的模样,跪拜接旨。

王体乾偷偷瞄了杨乐一眼,见没什么不妥之处,赞许的点点头,然后轻咳一声,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青山硕德,人才辈出。念武库司杨乐深入虎穴,剿匪有功,特封锦衣卫百户一职,并赠送百金,以示奖励。钦此!天启七年七月初十。”

锦衣卫百户?杨乐现在可是知道了,锦衣卫百户是正五品官。在古代也算是一方大员了。

“杨大人,别傻愣着了,快领旨谢恩呐!”王体乾见到杨乐依旧跪在地上不动,小声提醒道。

杨乐反应过来,高声道:“臣……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乐接过圣旨,依然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成了锦衣卫百户。

王公公交出圣旨,顿时便收了高高在上、睥睨众生的神态,和颜悦色地对杨乐道:“杨大人,咱家算是看出来了,皇上对你可是钟爱有加啊,不到一个月,从六品官升到五品官,这升官速度咱家是头一次见到,既然以后同朝为官了,要多多照应才是啊……”

“公公太客气啦,卑职从未去过京城,那是两眼一抹黑,到时候还要仰仗公公啊……”杨乐客气道。

王体乾听后摇摇头,赞叹道:“杨大人不仅年纪轻,而且有才华,皇上重用你那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