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武汉关钟声

题记:突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新冠病毒之敌终于被武汉、湖北人民、中国人民成功阻击,国驰援武汉、湖北的十七支国家医学紧急救援队,开始陆续撤离武汉。人们每天都在打听这些医疗队什么时候撤离,每天都在这些医疗队的驻地前守候,为的是道一句别,握一次手,见一次面。

清晨,万家社区的一些居民和志愿者,早早地来到洪山广场,送别外省医疗救援队。

老教授姚林,记者熊君,退休干部申忠坤,社区工作者安道吉、王博、志愿者罗武、雷森、陈可明、王为洁夫妇等。他们手里挥动着国旗,有的还拿来了自制的小礼品。姚教授的书画作品,熊君的摄影集,申忠坤的诗作,刘丽本的几百名学生的签名锦旗。

十几辆大客车在宾馆前的街道上排开,交警列阵以待。当外省医疗队员上车时,欢送的人们自发走过去,道别,感谢,握手,拥抱,互留电话,合影自拍,赠送自制的小礼品,难舍难分,依依惜别。泪眼与笑容,鲜花和掌声,形成一片情深似海、难舍难分的感人场面。

姚林教授哭了,泪水从他清癯的面颊流下来,微风吹拂着他满头的白发。他哽咽道:“亲人们,朋友们,救命恩人们,你们这一走,啥时候过来做客呐!”他把自己亲书一幅书画作品献给医疗队长,“驰援荆楚,术济苍生”,字体遒劲,功力深厚。

姚教授说:“新冠病毒是人类的共同敌人,是你们帮助我们击退了这无形之敌!”

熊君将临时制作的防疫战疫摄影集,送给几名医疗队员,这是他在六十多天的时间内,用镜头记下的白衣天使、武汉市民抗击病毒之敌的珍贵画面,摄影集有几百张照片。其中有“驰援武汉签名按手印的出征图”,“女护士剪掉长发时的毅然表情”,“母送女出征火车站拥别”,“ICU病房抢救病人”,“医务人员在医院席地而卧”,“农民驾三轮车捐送蔬菜”,“火神山医院启用”,“雷神山医院交付”,“医务队员推病床陪老人看夕阳”,“情侣出征”,“护士被口罩勒伤的脸”,“医生脱下防护服时汗湿的背影”,“医务人员推抬病床时的争分夺秒”,“病人康复出院跪地向医务人员谢恩”,“海陆空三军星夜驰援”,“中央领导视察火神山医院”,“中央首长慰问病中老人、看望社区工作人员”等等。此外,这本影集中还收录了武汉的一些标志性建筑摄影:夕阳照下的长江之水和顶天立地的桥柱及扇形的斜拉钢缆,配字是“谢谢你为武汉拼过命”;武大樱花的航拍景,配字是“最美不是樱花,是战斗在一线中的你”;武汉长江一桥及龟山景图,配字是“是你们为生命架了一座桥”;琴台知音湖及音乐厅景图,配字是“百湖之城齐奏交响,也表达不尽我们的感激”;夜幕下的灯光秀中武汉关钟楼雄姿,配字是“每一次钟响,我们时刻记得你们的肝胆相照”;碧绿丛林中的楚王台壮美,配字是“是你们送来了一个美丽的春天”;参天千年古老汉阳树,配字是“长江水长它会融合珠江之滨”;省博物馆景俯瞰图,配字是“春风送佳音,楚天开胜壤”;武汉天河机场航站楼景,配字是“因为有你们,我们才有了战胜病毒之敌的勇气”;光谷广场夜景灯光秀景,配字是“感谢你们搬家式救援,给力,给心”;黄鹤楼的特写,配字是“以后的N个三月,欢迎你来,亲爱的战友,一同登楼望春风”;武汉码头知音号夜景特写,配字是“待春风如潮,我们再歌一曲”;户部巷的门楼图,配字是“朋友,一起克(去)过早”;楚河汉街景图,配字是“雨过天晴,再来发现新的美好故事”……熊君的摄影集,记录了白衣天使披甲上一线,志愿者勇敢担当逆行的典型瞬间,表达了武汉经典的自然人文景观及武汉人民对国家医学紧急救援队的至深挚情。医疗队员们争相传阅,爱不释手。

熊君大声说:“我已经想好了,自费印制,到时候给援鄂援汉医疗队员,每人寄赠一本!”

医疗队员们纷纷鼓掌!挥手致意!

程晓代表临江区讲话,并宣读了市委市**的感谢信。

方佳、安道吉、王博、雷森等,将特制的罐装热咖啡送给医疗队员们。方佳说:“这是我孩子他爸自己店的咖啡,连夜赶制的几百份,好喝又味美。”

刘丽本将学校几百名学生的签名锦旗送给一位护士长,她们相互拥抱,含泪话别。

警车排成箭形队阵,鸣笛前行。沿途闻讯而来的市民们,站在道路两侧,送别驰援武汉、湖北的外省医疗队,他们用手机拍照,有的挥手致意。沿途的居民楼上,人们打开了窗户或守候在阳台上,向路过的车队挥手欢呼。庚子之春,这些外省的医疗队,在春节时闻令而动,他们无论生死,不计名利,面对我们人类共同的病毒之敌而来。如今,他们完成使命,凯旋而归,不辱使命,向着新的目标而去!这其中的深厚根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同生死、共患难的血肉之情,守望相助!

四月四日,清明节,国家规定这一天为新冠疫情牺牲、逝世同胞的公祭日,停止一切形式的娱乐活动。上午十时,国举行公祭,向疫情中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表示哀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